
一波新的CRISPR工具浮出水面
当你读到这篇文章时,又一波CRISPR工具将会浮出水面。它们将需要接受测试和优化。
利用Perturb-Seq和CRISP-Seq大规模平行分析数以万计基因扰动
多亏两种高度类似的技术:一种技术是由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Aviv Regev和同事们开发出的,该技术被称作Perturb-Seq;另一种技术是由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的Ido Amit和同事们开发出的,该技术被称作CRISP-Seq。在一项实验中,利用Perturb-Seq、CRISP-Seq或将这两种技术结合在一起研究众多基因扰动是可能的。
北京大学科学家解析小鼠着床前胚胎中的单碱基分辨率5-醛基胞嘧啶(5fC)谱图
2017年3月23日,北京大学BIOPIC中心汤富酬课题组与生命科学学院伊成器课题组合作在《Cell Stem Cell》杂志上发表了题为“Single-Cell 5-Formylcytosine Landscapes of Mammalian Early Embryos and ESCs at Single-B
重磅!Nat Methods单细胞基因组突变检测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日来自爱因斯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宣布开发并验证了一种能够准确鉴定单细胞基因组基因突变的新方法,相关研究发表在Nature Methods上,文章通讯作者为Jan Vijg博士,他是爱因斯坦医学院遗传学系主任和分子遗传学Lola and Saul Kramer主席。
Nat Genet:单细胞分析解开结直肠癌细胞的神秘面纱!
结合单细胞基因组学和计算机技术,一个研究团队(包括来自杰克逊实验室(JAX)单细胞生物学主任Paul Robson博士在内)鉴定出了11种结直肠癌肿瘤的癌细胞组成及邻近的非癌细胞,这对于更好地肿瘤靶向诊断和治疗很重要。
Nature发现人体最早的基因突变,揭秘机体形成之谜!
来自桑格研究员的研究人员及其合作者一经发现了人体最早的基因突变。通过分析成年细胞基因组,科学家们能够追溯每个胚胎发育的方式。这项研究发表在Nature上,表明人体胚胎在两个细胞的时期,其中一个细胞变得更强大,并形成了更大部分成年人体机体。
Science子刊3月必看的研究精华
转眼3月即将结束,那么3月Science子刊有什么亮点研究呢?下面小编为大家盘点了本月Science子刊的亮点文章,供大家学习交流。
大数据计算生物学:面临“新机遇与挑战”
3月23日至24日,由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主办的大数据计算生物学“新机遇与挑战”国际研讨会在上海举行。来自中国、德国、英国、美国、日本等国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生物医学大数据管理与分享;生
“万物有序,智在方寸”安诺优达-Illumina 2017产品发布会
2017年3月21日,安诺优达在北京召开新产品发布会,正式推出近日获得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注册认证的新款桌面式高通量基因测序仪NextSeq 550AR(国械注准:20173400330);3月21日也是世界唐氏综合征日,
多种测序技术或将深入推动癌症领域研究
本文中小编整理了多篇文章,来解读测序技术在阐明癌症发生机制、癌症诊断及疗法开发等方面的巨大潜力,与各位一起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