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物标志物
layilin
炎症性肠病
血小板
胶质母细胞瘤
Nature
脂质A
TLR4
调节性T细胞
基因组库
IFN-γ
IL-10
牙齿
应激颗粒
核糖体
mRNA
阿尔兹海默病
淀粉样蛋白
中性粒细胞
关联性
易感基因
靶点
《免疫》:中科院/浙江大学/苏州大学团队联合发现,Aβ会破坏线粒体DNA,激发神经炎症!
这项研究提供了一条由Aβ诱导的线粒体氧化应激开启的神经炎症发展通路,确定了Z-DNA-ZBP1-RIPK1轴在AD中的关键作用。
《柳叶刀》:血压控低,利大于弊!中国科学家首次大规模评估强化血压控制风险获益比,较标准降压心血管事件风险降低24%,收益超过弊端
《柳叶刀》同期配发的评论指出,这项研究是目前唯一具有足够效力的现代临床试验证据。这项研究结果支持强化降压策略在不同人群中的临床应用。
Genes & Devel:细胞中的“压力小助手”,科学家揭秘核糖体与应激颗粒的奇妙关系
本文研究揭示了核糖体与应激颗粒之间的复杂关系,特别是uORFs在这一过程中的关键作用,这一发现不仅增进了科学家们对细胞应激反应机制的理解,还为开发新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潜在的靶点。
《循环》:千万要好好刷牙呀!浙大口腔医院团队发现,有5种口腔致病菌会动员颈部淋巴结B细胞入心,加剧心肌梗死
研究结果表明,口腔病原菌诱导的促炎性B细胞对心肌梗死的有害影响,不仅存在于小鼠模型中,也存在于心肌梗死患者体内,证实了口腔-心脏轴是心肌梗死的新致病途径。
Nat Commun:未成熟的中性粒细胞在感染期间通过产生IL-10来帮助控制炎症
研究人员还发现了一种仅表达于未成熟中性粒细胞的支架蛋白Ahnak。在IFN-γ刺激下,这些中性粒细胞通过Ahnak下调趋化因子受体CXCR4的表达,从而得以从骨髓释放。
Blood:新研究揭示炎症性肠病导致血栓机制
抑制Rac1活性的药物已进入其他疾病的临床试验阶段,研究结果表明这些Rac1抑制剂可能成为IBD的有效治疗方法。
Nature:宫内“压力”实录——母亲的情绪,如何悄悄“编程”了宝宝的湿疹命运?
这项研究不仅为我们理解湿疹的起源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更深刻地揭示了母体与胎儿之间,那超越营养供给的、更为精微和深远的情感与生理对话。
Cell:揭示肠道细菌脂质A的微小变化抑制肠道炎症机制
这项发表于《细胞》的研究为预防或治疗克罗恩病等炎症性肠病提供了新思路,包括设计能增强肠道免疫力的微生物组靶向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