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学军:做中国老百姓用得起的细胞药
华道的创新之路不同于很多CAR-T企业通过单纯生物技术突破来解决“细胞药价格高昂”问题。我们致力于打通全产业链,将产业技术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创新,让关键设备、耗材、试剂等都变成自己的!
上海长征医院廖万清院士获评上海市“医德之光”
“医德之光”由上海尚医医务工作者奖励基金会、上海医药卫生行风建设促进会主办,通过奖励本市卫生健康系统高尚医德的医务工作者和团队,树立医德楷模、彰显行业新风。
沉痛悼念:上海九院前院长,中国口腔医学界首位院士邱蔚六院士去世
邱蔚六院士是卓越的医学家。他剑胆琴心、悬壶济世,在口腔颌面-头颈肿瘤外科、口腔颌面整复外科与颞下颌关节外科均有卓越建树。
泰普赛因任宇轩:用数据挖掘技术引领行业变革
如今,在任宇轩带领下的泰普赛因凭借十余项软件著作权,以及在高新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连续多次被评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展现了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厚实力和领先地位。
颜宁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成为中国第8位获奖者
每年,“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表彰5位杰出女性,她们分别来自5大地区:非洲和阿拉伯国家、亚洲及太平洋、欧洲、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北美洲。
诺奖得主深陷学术不端丑闻,已有十几篇论文被调查,其表示都是无心之过,不影响研究结论
这篇被撤回的论文,于2023年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该研究揭示了一种名为Neurexin-2的蛋白质在突触形成中的作用。
祝贺!鲍哲南/冯国平/施扬/王贻芳等9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科学院院士/外籍院士
2024年4月30日,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布了新当选的院士和外籍院士。此次有120人当选院士,24人当选外籍院士,以表彰他们在原创性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杰出和持续成就。
2023年度拜耳中国科研合作奖揭晓
作为在中国长期承诺的重要组成,拜耳高度重视并持续关注本地科研合作,大力支持中国源头创新及新药研发转化,不仅开创了跨国药企与中国本土学术机构之间的科研合作,也树立了“产学研”协同发展、合作创新的典范。
祝贺!何川、洪梅、锁志刚等13位华人学者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每年都要选取当代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具有影响力的领袖成为该院的院士,目前共有约4000位院士及外籍院士,包括超过250位诺贝尔奖得主。
赵晓明、王琴分获第四届“上海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及第五届“上海最美女医师”
第四届“上海白玉兰医学巾帼成就奖”、第五届“上海最美女医师”上海市巾帼建功标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