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ignal Transduction Targeted Therapy:RHBDF1促进AP-1激活的内皮-间质转化在肿瘤纤维化间质形成中的作用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人菱形家族-1基因(RHBDF1)在肿瘤炎症和缺氧微环境的调节中起重要作用。作者在此报道了RHBDF1在转录因子AP-1激活中的分子机制的发现,AP-1是调节纤维化间质形成的主要因素,是肿瘤内炎症状态下癌相关成纤维细胞(CAF)聚集和增殖的结果。有趣的是,某些CAF被发现来源于不稳定的血管系统,这一过程被称为内皮-间充质转化(Endmt)

2021-07-28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金属有机骨架(MOFs)在药物递送中的应用研究取得进展

  在局部药物递送中,由于细胞内环境的复杂性,开发合适且可靠的平台进行可视化药物释放具有较强需求。实现可视化药物释放将对解释细胞摄取的机制和指导新药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金属有机框架(MOFs)具有多样的组分、高比表面积、可调的孔隙和容易的修饰位点,并且能够实现目标物质的有效限域或负载,在生物医学领域有较大应用前景。近年来通过对微观形貌和化

2021-08-02

UCSD首次在植物体内成功应用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和索克生物研究所研究人员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发表研究,介绍其首次在植物体内应用了CRISPR-Cas9基因驱动技术,有望培育出适应性更强的作物,提高作物产量。研究人员介绍,根据孟德尔遗传学,植物后代从父母双方处分别获取50%的遗传物质,基于CRISPR-Cas9的基因驱动技术则能从父母一方处剪切复制具

2021-07-19

Cancer Res:ENO1驱动上皮-间充质转化促进肺癌转移

在包括肺癌在内的许多癌症类型中,eNO1(α-enolase)的表达与生存率降低和预后不良密切相关。然而,ENO1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仍不清楚。在本研究中,作者发现eno1的高表达存在于转移性肺癌细胞系和恶性肿瘤中,并与肺癌患者的总体生存不良有关。ENO1的敲除降低了癌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力,而ENO1的过表达则增强了这些过程。此外,在原位模型中,ENO1的表达促

2021-07-06

慧算专家工作站及大健康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平台正式启动,为精准医疗加码

精准医疗是一种将个人基因,环境和生活习惯差异考虑在内的疾病预防和治疗的新方法,是以个体化医疗为基础,随着基因组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以及大数据科学的交叉应用发展起来的。毫无疑问,精准医学在过去几年里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尤其是在肿瘤领域,大量靶点的涌现带动了精准医疗的热潮。

2021-06-24

植入型给药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和注射是目前最为普遍和流行的给药途径,但对某些药物而言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需要反复多次用药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其他途径的给药系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植入型给药系统是一类经手术植入或经特殊装置导入皮下或靶部位的控制释药系统,可以实现局部或全身给药,降低剂量并减小副作用,还能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提高生物利用度,另外其载药

2021-06-13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靶向BMI-1介导的上皮间质转化抑制结直肠癌肝转移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目前治疗结直肠癌肝转移尚无满意的方法。在这里,作者研究了多梳蛋白Bmi-1在CRCLM中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显示Bmi-1在肝转移瘤中表达上调,并与T4分期、浸润深度和右侧原发灶有关。在高转移的HCT116和LOVO细胞中,BMI-1的下调抑制了迁移/侵袭表型,并逆转了上皮间充质转化(EMT),而在低转移的Ls174T和D

2021-06-16

Theranostics:脂质体Srpx2基因局部应用可以逆转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以成纤维细胞异常转化和增殖为特征的慢性进行性致死性间质性肺疾病。成纤维细胞(俗称肌成纤维细胞)的失控转化是肺实质内大量细胞外基质(ECM)沉积的主要来源,导致气体交换逐渐衰竭,导致患者死亡。然而,到目前为止,很少有有效的治疗策略来阻断IPF中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FMT)。该研究数据表明Srpx2在肺纤维化的发病机制中

2021-06-15

玉米籽粒镉含量调控基因的克隆和应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土壤镉污染是一个严重的全球性问题,欧美、日本等国家的耕地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镉污染,中国约有17%的耕地存在镉污染。镉为重金属,其生物半衰期长,可通过食物链在人体富集,容易造成人体多器官损伤、诱发癌症。选育镉低积累玉米对玉米的安全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控制玉米籽粒镉积累的关键基因尚未克隆。近期,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中心赵久然团队与湖南省

2021-06-10

孙倍成与林安宁研究团队合作揭示肝癌炎癌转化调控新机制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南京鼓楼医院孙倍成教授和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林安宁教授研究团队的最新成果,发现肝细胞中转录因子Miz1蛋白以不依赖于其转录功能的形式,通过与癌蛋白MTDH结合,阻断蛋白激酶IKK介导的MTDH的磷酸化,限制肝细胞转录因子NF-κB的促肿瘤活性,从而抑制化学性和炎症相关的肝细胞癌的发生和发展。肝细胞癌(HCC)是全球

2021-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