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荧光碳点应用于细胞内钙离子检测
钙是维持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它在骨骼生长、肌肉活动、酸碱平衡、神经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通用的第二信使,钙离子调节多种重要的细胞功能,如分化、增殖、生长和基因转录等。近期的研究还表明,癌细胞中的钙离子状态与肿瘤的发生、转移,以及血管生成均有关。因此检测钙离子浓度,特别是检测细胞内的钙离子浓度具有重要的意义。近期,中国科学院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董文飞团
微流控构筑微纳功能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纳米调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杜学敏(通讯作者)及其团队成员赵启龙(第一作者)、崔欢庆(共同第一作者)和王运龙在材料领域期刊Small上发表微流控构筑微纳功能材料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综述,全面总结了基于微流控技术构建形态、形貌、结构、组成乃至性能精准可调的微纳功能材料的研究进展,并详细评述了这类材料在疾病诊断、药物递送、组织修复等多领域的应用和
当质谱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
质谱技术 (mass spectrometry) 是分离和检测带电粒子质荷比的分析技术。随着离子源及质量分析器技术的变革、质谱仪器设计的快速改进等,质谱技术已成为化学分析领域和生命科学领域非常有效的分析工具,尤其在医学检验中的应用越来越为广泛和深入。由于质谱技术的高特异性、高灵敏度、单次分析的快速性与检测信息的丰富性,以及对复杂生物基质分析的高耐受性等特点,临床研究和诊断工
科学家将合成基因线路编程的溶瘤腺病毒应用于肿瘤免疫治疗
近日,清华大学等科研人员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发表了题为“Oncolytic adenovirus programmed by synthetic gene circuit for cancer immunotherapy”的文章,利用合成基因线路对溶瘤病毒进行编程,提高了溶瘤病毒治疗的特异性,实现了免疫效应子的可控和局部表达,有望成为多种癌症的治疗
流式细胞术实验精要及其在癌症研究中的应用
流式细胞术发展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可以对细胞或者亚细胞结构进行快速分析和分选的技术。具有检测速度快、检测参数多、灵敏度高、可定量、可分选等优势,是一项综合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流体力学、生物学技术等多领域成果的高科技方法,在生物学、临床医学、药物学等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本次报告主要和大家分享有关流式细胞术的实验设计、数据分析方法,在流式检测中遇到的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
抑制CDK8/19促进抗原特异性的效应/记忆T细胞转化为表达Foxp3的Treg细胞
2019年11月10日讯/生物谷BIOON/---表达Foxp3转录因子的调节性T细胞(Treg)在抑制包括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内的过度免疫反应中起关键作用。一种有前景的抑制有害免疫反应(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过敏)的方法是将介导疾病的T细胞转化为免疫抑制性的Treg细胞。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日本研究人员基于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DK8和CDK19的能力,筛选了一个小分子文库并鉴定出可促进Treg细
研究人员构建癌症eRNA表达图谱并揭示其在癌症临床中的应用
2019年10月8日,德克萨斯大学休斯敦健康研究中心的韩冷、李文博课题组合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在线发表题为“Transcriptionallandscape and clinical utility of enhancer RNAs for eRNA-targeted therapy incancer”的研究。该研究构建了迄今为止最完整的癌症增强
等离激元芯片界面上的细胞操控与检测应用
液体活检由于副作用小、非侵入、实时等优势广泛应用于肿瘤诊断、治疗和预后检测,尤其是循环肿瘤细胞分析为肿瘤精确筛查、疗效评估、患者分期和转移/复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开发新型循环肿瘤细胞筛选分析方法用于临床诊断需要满足多个要素:Ⅰ)低浓度捕获;Ⅱ)单细胞级别分析;Ⅲ)适用于临床血液检测;Ⅳ)快速且可大规模应用等。近期,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钱昆团队联合美国斯坦福大学戴宏杰团队和达特茅
应用单分子技术解析促凋亡蛋白tBid引发膜通透的动力学过程
10月9日,国际学术期刊Nano Letters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卫涛涛课题组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李明课题组题为Detection of tBid Oligomerization and Membrane Permeabilization by Graphene-Based Single-Molecule Surface-Induced Fluorescence Att
PNAS:将人诱导性多能干细胞转化为产生睾酮的睾丸间质细胞
2019年10月15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和加拿大麦吉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中成功地制造出人体中产生睾酮的细胞,这就为有朝一日利用个性化的替代细胞治疗低睾酮患者铺平了道路。相关研究结果于2019年10月7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Directing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