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表近红外II区荧光影像技术及其生物医学应用展望文章
荧光影像技术在生物医学基础研究和临床诊断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红外II区荧光(1000-1700nm, NIR-II)成像技术克服了传统荧光 (400-900nm) 面临的强组织吸收、散射及自发荧光干扰,在活体成像中可实现更高的组织穿透深度和时间、空间分辨率,被视为最具潜力的下一代活体荧光影像技术。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研究
新琼寡糖制备关键酶及转化技术研究获进展
琼脂多糖是存在于红藻的结构复杂高分子碳水化合物,由1,3链接β-D-半乳糖与1,4链接3,6-内醚-α-L-半乳糖残基交替组成,其在糖苷水解酶作用下形成琼寡糖,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抗炎、抗肿瘤、吸湿和美白等生理功能,在医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具有应用价值。目前,报道的多数琼胶酶活性低,特异性和热稳性差,无法应用于琼寡糖绿色生产工艺。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
Nat Biotechnol:新型DNA碱基编辑器扩大精准基因组编辑的应用领域
2020年7月2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型基因组编辑技术有潜力有助于理解基于C→G(由胞嘧啶突变为鸟嘌呤)单碱基变化的疾病相关基因突变。这些新的碱基编辑器也被设计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可能导致不良副作用的非预期(“脱靶”)突变。相关研究结果于2020年7月20日在线发表在Nature Bi
J Cell Biol:乳腺癌细胞竟然将免疫细胞转化为致命的盟友
2020年7月18日讯 /生物谷BIO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乳腺癌细胞可以改变一种被称为自然杀伤细胞(NK)的免疫细胞的功能,这样,它们就不会杀死癌细胞,而是促进癌细胞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项于近日发表在Journal of Cell Biology (JCB)上的研究表明,阻止这种重编程可能会阻止乳腺癌转移到其他组织,而转移是
关闭基因组中“垃圾DNA“的表达或能促进游离干细胞转化为神经元!
2020年7月16日 讯 /生物谷BIOON/ --对机体中的每个细胞来说都有一个时刻,其都必须决定自己余生要做的事情;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神经性疾病和卒中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发现,曾经被认为是“垃圾DNA”的古老病毒基因或许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系列临床前实验,其揭示了
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助力创新成果转化,北生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
2020年6月29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启用典礼在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医药科技中心举行。作为中关村发展集团落实《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一项重要举措,此前中关村生命科学园已与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园区新投用的医药科技中心5号楼作为北生所科研成果孵化转化基地,百济神州与华辉安健两家公司成为入驻该基地的首批企业。
EMBO J:新技术或能帮助改善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研究中的应用和功效
2020年7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多年来,干细胞在再生医学研究领域一直很有前景,在过去十年里,多项研究都表明,在西班牙被称之为“母细胞”的细胞类型能被用于再生医学研究领域来帮助治疗多种疾病,比如肌肉和神经系统疾病等,研究者Sir John B. Gurdon等人因此而获得了201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然而,这些细胞疗法应用的主要限制之一
基于ctDNA的液体活检技术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进展!
2020年6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Cancer上题为“Circulating tumor DNA and liquid biopsy in oncology”的综述报告中,来自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们深入分析了循环肿瘤DNA和肿瘤液体活检的研究进展;如今利用分析循环肿瘤DNA(ctDNA)来检测及监测癌症的
中国科学家成功将脾脏转化成为肝脏样器官 有望解决肝脏器官移植面临的困境!
2020年6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ce Adva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南京大学等多个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方法或能诱导小鼠的脾脏表现出像肝脏一样的行为,这或许有望作为一种器官移植的新型可替代方案,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这种新技术及其如何在小鼠机体中发挥作用的。图片来源:Dr. Lei Do
金属有机骨架在多药耐药性细菌感染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获进展
细菌耐药性的存在使得细菌感染成为临床治疗的严重障碍,特别是对于革兰氏阳性细菌,例如: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会大大降低对碳青霉烯和万古霉素的敏感性。而革兰氏阴性杆菌则很容易演变成耐药性菌株,难以消除。多药耐药性的大肠杆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就是具有耐药性的革兰氏阴性细菌,前者会引起严重的院内感染和泌尿道感染,而后者则常导致顽固性感染。基于抗生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