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 阐明DNA复制起始阶段H2A.Z核小体的选择性识别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SUV420H1优先识别H2A.Z核小体并催化产生H4K20me2的结构基础,阐述了SUV420H1通过H2A.Z调控DNA复制起始的分子机理,为药物靶向设计与疾病治疗奠定了重要基础。H2
Nature Medicine:为晚期胃癌治疗带来新选择!徐瑞华团队证实Zolbetuximab联合化疗显著延长生存期
其次,GLOW研究的成功证实了靶向Claudin 18.2的治疗是可行的,而first-in-class(同类首创)新药Zolbetuximab的药物结构和作用机制也为同靶点药物后续的研发提供了启示和
《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研究重大进展!跨越60年的研究发现治疗AD的三个时间窗口
Johnson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让我们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变化有了更深入/清晰的认知。他们认为,针对每一类病理变化开展的治疗干预,在这些病理变化发生之前、发生之时或临近发生之时可能最为成功;因此,根据
Science子刊:肝脏移植期间HIF-1α对CEACAM1的选择性剪接让肝脏损伤最小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描述了一种名为CEACAM1的蛋白在肝脏移植过程中保护肝脏免受损伤的作用,从而有可能改善移植结果。但是调节这种保护特性的特征仍不为人知。他们确定了
Nature:揭示与果蝇选择在何处产卵相关的神经机制
父母们为了给他们的孩子一个最好的人生开端而费尽心机---合适的学区、钢琴课、牙齿矫正。果蝇也不例外,即使为它们的后代设置成功的条件更为基本:如果你是一只果蝇,找到合适的产卵地点---一个既不会被蜘蛛咬
《自然·免疫学》:T细胞这么快就“不行”了!最新研究显示,CD8阳性T细胞耗竭在接触肿瘤后6小时即可发生
研究者们表示,CD8+T细胞在肿瘤微环境内出乎意料地快速耗竭,无疑对过继性细胞疗法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不利,未来需要尽快阐明各方面的耗竭调控机制,从而让CD8+T细胞快速恢复自己的杀手本能,或是指导
《自然评论·癌症》权威综述:基于mRNA的抗癌疗法,或将改变癌症治疗的未来!
“时势造英雄”,用来形容近几年的mRNA技术真是非常合适。基于mRNA技术研发的个体化癌症疫苗,此前就让学界翘首以待,而技术手段的进步,更是让围绕mRNA的更多疗法成为可能。
Theranostics:开发出一种具有潜在抗癌效应的新型自然杀伤性细胞疗法产品
来自韩国大邱庆北科学技术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自然杀伤性细胞(NK Cells)疗法产品,其或能通过CT细胞来实现自我激活,这种新产品克服了当前疗法产品在体内活性时间短且活性低等缺点。
《自然·医学》:不表达HER2也见效?最新研究显示乳腺癌“明星”靶向药作用机制或暗藏玄机
在这项名为DAISY的研究中,德曲妥珠单抗治疗零表达HER2晚期乳腺癌(定义为HER2 IHC 0)患者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9.7%,虽然低于治疗HER2过表达(70.6%)和低表达(37.5%
《自然》子刊:中国科学家突破CAR-T生产瓶颈!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改进CAR-T生产方法,效率提升20倍,抗癌活性也大幅提高
近期,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团队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新方法,研究者们发现,电穿孔转染DNA的毒性是由cGAS-STING途径介导的,而改变使用的缓冲液渗透压能够显著抑制这一过程,将生产CAR-T的效率提升2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