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发三篇论文,名校团队重编译核糖体,建立一种可在自然界中创造聚合物的方法
发表于 Nature Chemistry 的第三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描述了大肠杆菌核糖体结合正常 α-氨基酸时的冷冻电镜结构。
《自然·医学》:7天换7年!10万人数据分析发现,连续7天佩戴医用级智能手表捕获前驱期症状数据,或可提前7年诊断帕金森病
与单独使用生活方式(AUPRC=0.03±0.04,P=0.0025)、血液标志物(AUPRC=0.01±0.00,P=0.0041)、前驱期症状(AUPRC=0.01±0.00,P=0.0036)、
JEM:科学家利用“自然系统”识别出了有望开发高效HIV疫苗的特殊蛋白
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自然系统识别出了有望帮助开发有效HIV疫苗的特殊蛋白。
《自然·衰老》:发现皮肤衰老的关键!科学家发现,皮肤免疫细胞分泌的IL-17会促进炎症加速皮肤衰老,抗IL-17有望延缓皮肤衰老
Holger Heyn等人利用小鼠实验发现,年老皮肤中的淋巴细胞会分泌更多的IL-17A/F细胞因子。阻断IL-17介导的信号通路,可以缓解年老小鼠的年龄相关皮肤炎症,并改善老化皮肤的特征。
《自然·神经科学》:慢性疼痛第一次被“看见”了!
这次人们首次实现长期观察慢性疼痛下的大脑活动,并在其中找到慢性疼痛的生物标志物。Prasad Shirvalkar等人发现,ACC脑区和OFC脑区分别在急性疼痛和慢性疼痛中扮演重要角色
《自然·免疫学》:科学家首次发现,小胶质细胞见血恶变,促进阿尔茨海默病等神经疾病进展!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针对纤维蛋白进行靶向治疗,可以有选择性地抑制“有害”小胶质细胞的功能,而不影响其正常的保护功能,从而帮助神经系统免受损伤。这为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也为治疗策略提供了
张锋最新论文:揭示Tn7转座子靶位点选择因子的模块化和多样性
这些研究结果扩展了对Tn7样转座子的靶位点选择的理解,揭示了CAST系统中与RNA引导或蛋白质引导转座子模式相关的结构特征,表征了Tn7靶位点选择因子的模块化结构,揭示了它们通过不同靶位点选择因子来优
《自然》双重磅:改写教科书!科学家首次看清细胞程序性死亡过程,竟是细胞自主将细胞膜切块导致细胞裂解
至于这一系列研究的意义,在文章的开头,我已经提到过。癌细胞对死亡的抗性是否与NINJ1有关?如果有,是否可以以NINJ1为突破口,找到杀死癌细胞的新方法?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选择性JAK1抑制剂治疗炎症性肠病
炎症性肠病(IBD)是胃肠道(GI)疾病的总称,可导致胃肠道慢性炎症的复发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是IBD最常见的两种形式,通常需要长期的药物干预才能使患者保持缓解状态。
醛缩酶立体选择性新机制及分子设计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国际知名期刊《ACS Catalysis》在线发表了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冯雁团队的研究成果 “Discovery and Engineering of the L‑Threonin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