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eLife:肿瘤衍生的外囊泡如何通过抑制性免疫受体来调节肿瘤浸润性调节性T细胞的功能?

来自日本筑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机制,即衍生自细胞中的小颗粒如何调节肿瘤浸润性的Treg细胞。

2021-11-30

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群落构建及残碳分布研究获进展

 作为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土壤微生物在调节土壤肥力、植物生长和气候变化等方面起到关键作用。作为土壤稳定碳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微生物残体碳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可达约50%以上。因此,阐明土壤微生物的群落构建机制及其残体碳的关键调控因素有助于探索土壤生态功能及其对全球变化的响应。目前,缺乏多营养级土壤生物群落构建机制以及不同土壤层次微生物残体碳分布

2021-12-04

每年近3500万儿童感染住院,呼吸道合病毒RSV感染背后的百亿美元市场

每年近3500万儿童感染住院,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背后的百亿美元市场   冬天已至,由病毒感染引发的呼吸道疾病们蠢蠢欲动。 尽管已有“神药”奥司他韦防治甲型和乙型流感,但仍有一类特殊的呼吸道感染,比普通流感更加凶险,却“逍遥法外”无药可防治。 

2021-11-24

首次揭示Jpx RNA在哺乳动物的染色环行为和基因表达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研究人员指出雌性胚胎健康发育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原来也在调节哺乳动物两性的染色体环行为和基因表达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为药物开发提供新的靶标。

2021-12-07

Nat Commun:蛋白酶在氨基酸缺乏时组装在一起诱导癌细胞自杀

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负责消除废物的细胞系统的一种新的作用机制。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11月30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

2021-12-07

研究揭示麂属动物染色融合的分子机制及其基因组三维构象的演化

 麂属动物是鲸偶蹄目、反刍亚目、鹿科、麂亚科下的一类哺乳动物,属内各物种间差异巨大的染色体数目而受到生物学家关注,是研究哺乳动物成种机制和染色体演化的优异模型。小麂、黑麂是我国特有的物种,黑麂和贡山麂是我国重点保护野生动物。黑麂和贡山麂都有8条(雌性)和9条(雄性)染色体,它们的核型却不相同,而小麂有46条染色体。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对多种

2021-12-01

Cell:揭示X染色失活新机制!100个Xist分子足以实现整条X染色失活

在哺乳动物发育的一个奥秘中,早期雌性胚胎中的每个细胞都会关闭其两条X染色体中的一条,只留下一条功能性的X染色体。多年来,这种X染色体失活背后的机制一直很模糊,但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研究人员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在理解这一过程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

2021-11-15

Science:揭示食蟹猴发育过程中的X染色剂量补偿机制

哺乳动物的性染色体是双态的,即X和Y染色体。雌性有两条X染色体,而雄性有一条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X染色体编码800多个基因;相比之下,Y染色体编码关键的雄性决定因子SRY,但一般来说它编码的基因数量较少。进化出的机制可确保X和常染色体之间以及雌性和雄性之间的基因剂量平衡:X染色体上调(XCU)和X染色体失

2021-11-22

性类固醇前脱氢表雄酮通过激活GPR30介导的AMPK通路预防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近几十年来,由雌激素缺乏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患病率急剧上升,已成为威胁绝经后妇女肝脏健康的主要因素。

2021-11-29

中性粒细胞外陷阱:从生理学到病理学

在宿主防御反应的前线,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已适应对抗不同来源和程度的感染和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网状DNA结构的释放是中性粒细胞阻止病原体传播或处理更大体积微生物的重要机制。

2021-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