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Molecular Biology and Evolution: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揭螨虫进化过程 有助防治过敏

据香港《星岛日报》报道,日前,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医学院一项突破性研究,成功揭开“无气门螨”的进化过程,为“螨过敏”的诊断和干预奠定了基因组学基础,有助加强防治螨过敏。

2022-06-20

研究揭示生物防治真菌病害新机制

  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和耕作制度等改变,禾谷镰刀菌等引起的小麦赤霉病频繁爆发.小麦赤霉病及病菌产生的多种真菌毒素威胁我国小麦丰产和食品安全,已被列为我国一类作物病害。

2022-06-05

君实生物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引进3个专利申请技术

君实生物宣布,与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签署了《专利申请技术实施许可合同》,将以独占许可方式取得三个专利技术在全球范围内探索、开发、生产、制造及商业化权利,且君实及其关联公司有分许可权。

2022-06-13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Wnt/β-catenin信号通过靶向Gpx4在胃癌中诱导铁死亡抵抗

胃癌是全球第四大与癌症相关的死亡原因。幽门螺杆菌作为一种I类致癌物质,是导致胃癌的最大危险因素。大多数GC患者的预后通常很差,这是因为诊断较晚,对现有治疗的反应也很差。

2022-05-27

结果令人鼓舞,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标准化疗作为胃癌一线治疗的2期临床研究EF-31达到主要终点

近日,再鼎医药与 Novocure 公司联合宣布,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标准化疗作为胃癌一线治疗的2期临床研究EF-31达到主要研究终点客观缓解率,次要研究终点均显示积极信号。 经肿瘤电场治疗联合标准

2022-06-09

胃癌细胞和巨噬细胞新的正反馈环路

胃癌(GC)是一种常见但无法治愈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它是导致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原因。中国胃癌发病率高,疾病负担重,估计每年有32万人死亡,占全球胃癌死亡总数的45%。

2022-05-18

BMJ:22年国人研究显示,长年吃大蒜,胃癌死亡风险降低34%

“吃面不吃蒜,香味少一半”。四川的蒜泥白肉、海南的蒜蓉粉丝虾、陕西的蒜蘸面......大蒜,在“舌尖上的中国”占据了重要地位,成就了无数中华美食。

2022-05-27

MC:郑州大学团队发现胃癌免疫治疗新靶点,首次揭示其在塑造胃癌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胃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位居我国癌症发病率第3位[1]。FDA批准使用PD-1/PD-L1抑制剂治疗胃癌,但是其客观响应率仅有22%左右[2],因此我们需要对胃癌抵抗免疫治疗的机制做更深入的研

2022-05-06

重磅预告 | 助力癌症防治!鹍远生物“4.15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活动开启!

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

2022-04-14

Cancer Discov:一线化疗后晚期胃癌患者的肿瘤免疫微环境早期重构情况

为了解化疗对肿瘤免疫微环境影响,Ryul Kim教授及其团队开展了相关研究。

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