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细胞外囊泡作为天然产物在癌症治疗中的信使作用
细胞外囊泡是由细胞分泌的两层囊泡。它们在细胞间成分交换、信号转导和病理发育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其中,肿瘤源性ev (tumor-derived ev, TDEVs)被发现与肿瘤微环境和肿瘤发展有关。TDEVs可设计为一种具有高靶向性和高渗透性的天然药物载体。
Nat Cardiovasc Res:除了能凝血外 科学家揭示了血小板在机体健康中所扮演的多种关键角色!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除了凝血功能外血小板在机体健康中发挥的其它广泛作用。
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团队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可视化治疗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近日,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李坚主任医师团队在临床外科手术领域的权威期刊之一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上刊登了最新的关于肠癌肝转移术中荧光显影导航手术的临床研究成果(ChiCTR2000039635),论文题目为“Efficacy of near?infrared fluorescence?guide
Cell Reports:科学家发现大脑中存在由外泌体介导的新型细胞通讯方式
神经元会通过突触传递神经递质,这些神经递质从一个神经元移动到相邻的神经元,从而在整个大脑中发送、接收和传递信号。美国斯克利普斯研究所、杜克大学医学院等研究团队发现健康大脑中存在一种新型细胞通讯方式,即通过外泌体在神经元之间转运大量蛋白质。该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Cell Reports》上,题为:Proteomic screen re
环状RNA SKA3的外泌体传递促进肿瘤进展
环形RNA(CircRNAs)是一大类形成共价闭合环的非编码RNA。大多数CircRNA是由前mRNAs的外显子产生的,并在哺乳动物细胞中大量检测到。许多环状RNA在进化上在物种间是保守的。因此,它们具有潜在的监管作用。
Hepatology:特殊基因TRAF3或能通过NIK介导的肝细胞的转分化来促进肝内胆管癌的进展
2022年1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肝内胆管癌(ICC,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是一种非常致命的疾病,科学家们对其理解较少,而且目前关于这种癌症的治疗手段也非常有限。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Hepatology上题为“Traf3 inactivation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基石药业同类首创药物艾伏尼布片落地博鳌 为胆管癌患者带来精准治疗新选择
2月21日, 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2616.HK)宣布,同类首创药物艾伏尼布片(ivosidenib tablets, TIBSOVO®)已于近日获准在海南乐城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特定医疗机构博鳌超级医院应用于临床急需,用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携带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胆管癌成年患者的治疗。
近期科学家们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领域取得的新进展!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除外过量饮酒和其它明确的损肝因素所致的肝细胞内脂肪沉积,包括从单纯的肝脂肪变性到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最终导致部分肝脏发展为肝硬化,甚至演变为肝细胞性肝癌。近10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从18%急剧增长到29%,其增长速度是西方国
欧盟CHMP推荐批准外周κ阿片受体(KOR)激动剂Kapruvia!
difelikefalin是一款突破性药物,在接受血液透析的慢性肾脏病(CKD)成人患者中,显著改善了瘙痒强度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