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Hepatology:科学家发现一种有望治疗人类脂肪的新型靶点!

来自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实验性NAFL/NASH的分子机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看似合理的治疗性靶基因,即SH3BP5,其也被称之为SAB。

2021-11-10

中性粒细胞胞陷阱:从生理学到病理学

在宿主防御反应的前线,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已适应对抗不同来源和程度的感染和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网状DNA结构的释放是中性粒细胞阻止病原体传播或处理更大体积微生物的重要机制。

2021-11-03

JECCR: CircHMGCS1-016重塑免疫环境调节胆管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可能在几种人类癌症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但CircRNAs在肝内胆管细胞癌(ICC)中的功能和机制尚不清楚。

2021-09-29

Cancer Res:PLCB1-PI3K-AKT信号轴激活EMT,促进胆管癌进展

磷脂酶Cβ1 (PLCB1)是磷脂酶家族的一员,参与磷脂水解,在人类癌症中经常上调。然而,PLCB1在胆管癌(CCA)中的作用尚不清楚。

2021-10-19

p53 介导的氧化还原控制促进再生并维持肝功能以响应 CCl4

p53转录因子协调广泛的应激反应,有助于其作为肿瘤抑制因子的功能。对p53诱导的反应是复杂的,从介导应激或受损细胞的消除到促进生存和修复。

2021-10-29

细胞囊泡在衰老微环境和年龄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衰老是在特定的衰老微环境中,在不同的应激源的作用下,细胞持续的低增殖状态。衰老细胞具有双刃剑效应:它们在生理上对组织修复、器官生长和身体内环境稳定有利,但在衰老相关疾病中可能有害。

2021-10-19

胆管癌一线免疫治疗!阿斯利康Imfinzi+化疗3期临床成功:第一个疗效显著优于标准护理的免疫组合疗法!

与化疗相比,Imfinzi+化疗:显著延长总生存期(OS)、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提高总缓解率(ORR)。

2021-10-27

间质来源的细胞囊泡mRNA标记表明前列腺癌的组织学性质

前列腺癌的组织学评估是关键的诊断试验,可以预测疾病的结局。然而,这是一种有创性的手术,具有相关的风险,因此非常需要非有创性的检测来支持诊断途径。疾病进展和随后的不良预后的一个关键特征是存在改变的基质。

2021-10-21

研究人员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高通量单细胞囊泡分泌分析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单细胞分析研究组研究员陆瑶团队在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技术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研究利用台式扫描仪实现了高通量单细胞外囊泡分泌分析。近年来,单细胞分析技术迅速发展并推动了生物医学的研究,然而目前大部分单细胞分析技术依赖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的仪器进行单细胞计数以及生物分子信号检测,难以广泛应用。因此,亟需简便、易于操

2021-10-19

细胞囊泡:胶质母细胞瘤精准治疗的关键

胶质母细胞瘤(GBM)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具侵袭性和致命性的疾病。症状出现后诊断延迟,治疗无法应对其异质性、突变性和侵袭性。

2021-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