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新研究首次揭示多种竞争性的噬菌体物种能够稳定共存于单个肠道细菌菌株群体中

在这项新的研究中,这些作者通过实验测试了一种长久以来的假设,即细菌的遗传多样性限制了噬菌体物种的多样性。

2025-01-09

科学家揭秘神经元突变背后的“沉默推手”

本研究首次阐明了Polβ通过修复TET介导的DNA去甲基化损伤来维持神经元基因组稳定性,其缺失会导致CpG位点突变的“爆发式”积累。

2025-08-20

《免疫》:康奈尔团队发现,天选抗阿尔茨海默病突变的保护作用,抑制STING通路或可模拟!

研究者们这次彻底调查了APOE3 R136S突变的分子机制,发现它能够抑制小胶质细胞中tau蛋白诱导的cGAS-STING-IFN激活,降低tau负荷,防止tau蛋白诱导的突触丢失和神经元功能降低。

2025-06-30

Cell:新研究追踪到预防HIV感染的基因突变CCR5delta32的进化历史

为什么如此多的丹麦人携带着一种已有千年历史的基因突变,而这种突变可以预防一种在当时并不存在的疾病呢?

2025-05-27

Sci Adv:“抗体鸡尾酒”抗多种毒株还不怕突变,感染5天给药仍能救命

来自Scripps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提出了一种新型抗体鸡尾酒疗法,其或能对多种流感病毒株有效。

2025-09-17

Cancer Res:科学家揭秘结直肠癌的“基因密码”,遗传背景如何影响肿瘤突变

本文研究不仅填补了少数族裔群体在结直肠癌研究中的空白,还为精准医疗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2025-05-08

NEJM:新型药物组合或能增加PIK3CA突变的晚期乳腺癌患者的总生存期

这些结果支持了这种精准肿瘤学方法的有效性,尤其是在那些疾病特征表明预后不良的患者中,早期和快速的疾病控制对于实现更好的长期结果至关重要。

2025-06-04

JEM:黄波/张晓辉团队破解JAK2V617F突变引发血小板抑或红细胞增多的分子机制

该研究通过对大量临床样本的深入分析,成功揭示了 JAK2V617F突变导致两种不同 MPN 类型的分子机制。

2025-10-18

Brain新研究:SSPOP基因复合杂合突变诱发儿童癫痫,多模型证实其功能与致病机制

研究发现3个无关联家庭的4名儿童携带SSPOP基因复合杂合突变,伴癫痫和发育障碍;证实SSPOP为功能基因,斑马鱼模型验证其致神经发育异常和癫痫样放电,明确其致病作用。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