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lecular Cancer | 揭示RNA甲基化如何影响肿瘤免疫:从机制到治疗
RNA甲基化在肿瘤免疫中的作用及其在免疫治疗中的潜力正逐渐被揭示。通过靶向RNA甲基化调控蛋白,有望开发出新的免疫治疗策略,提高癌症治疗的效果。
Dev Cell丨方燕姗/彭广敦/李昂合作发现IGFBP2蛋白促进神经修复的功能
该工作通过全面深入的空间转录组分析建立了SCI交互式时空数据库(https://spasi.ccla.ac.cn/),并完成了大量体内和体外的验证实验以及功能研究。
JAMA Netw Open:粪便免疫化学测试筛查或能降低人群因结直肠癌死亡的风险
研究结果发现,完成一次或多次FIT筛查或与结直肠癌死亡风险降低以及左侧结肠和直肠癌死亡风险降低(aOR为0.58)有关。
Nature子刊:阿尔茨海默病新发现,不止神经元,胶质细胞也产生Aβ毒蛋白并促进斑块形成
结果显示,神经元和少突胶质细胞共同参与了Aβ的产生和斑块形成,敲除少突胶质细胞的BACE1基因会导致斑块减少约30%,而敲除神经元的BACE1基因会导致斑块较少95%。
揭示水痘带状疱疹病毒通过增强免疫防御在全身扩散机制
ICAM1能促进细胞粘附,因此 T 细胞更容易与受感染的皮肤细胞结合,这样更多的VZV就能从皮肤细胞转移到T 细胞。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病毒就成功地安装了特洛伊木马,以便在全身扩散。
GUT:港大团队发现增强抗肝癌免疫应答的重要分子通路!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利用TCGA数据库,在包括肝癌在内的7种不同的实体瘤中,均发现了FTO表达显著上调的现象,随后又在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肿瘤样本中验证了这一现象。
Cancer Cell:复旦大学曹志伟/陈海泉团队绘制小细胞肺癌空间单细胞图谱,揭示其空间分子异质性及免疫互作生态位
该研究通过空间多组学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动态,提出了 MT2 生态位作为患者预后和免疫治疗响应的新标志,为小细胞肺癌的精准分型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Science子刊:华人学者发现肿瘤通过细胞外囊泡促进T细胞衰老的新机制,为解决癌症免疫治疗耐药带来新思路
该研究发现,含有 PD-L1 的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EV)可驱动人类和小鼠的 T 细胞衰老及免疫抑制。
研究证实:随着年龄增长,分泌Hcrt神经元中的KCNQ2/3钾通道功能受损,导致睡眠不稳定和片段化
通过这项研究,我们不仅揭开了老年人睡眠质量下降的神秘面纱,还为改善这一普遍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潜在的解决方案。
Nat Methods丨严军团队开发新一代大规模协同单神经元重构系统
新一代的大规模单神经元重构系统Gapr,为最大程度刻画和研究神经元多样性提供可能,为研究全脑介观神经联结图谱提供了重要的解决方案,也为将来绘制灵长类大脑的单神经元投射图谱铺平了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