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美国重启“癌症登月计划”:25年内将癌症死亡降低50%

据美媒报道,当地时间2月2日,美国总统拜登重新启动了他在奥巴马政府期间领导的 "癌症登月计划"。同时,他还宣布了一揽子计划,以支持癌症预防、筛查和研究,目标是在未来25年内将癌症死亡率降低50%。拜登在白宫举行的会议上详细介绍了这一计划,约有100名癌症研究人员、倡导者和患者以及一些国会议员参加。这代表着拜登和他的妻子吉尔在他们46岁的儿子博因脑癌于2015

2022-02-04

科学家跨近200物种探索癌症发病奥秘,发现癌症死亡与饮食有关,肉食性动物风险最高

这世界上,并不只有人类这一种动物会得癌症。但是不同的物种之间,癌症的发病和死亡率差别其实是很大的,比如说裸鼹鼠这种神奇的动物,就几乎不会得癌症(然后还超级抗衰老)。为什么有些动物特别抗癌?我们能不能搞清楚它们的抗癌秘诀,然后学上一学?近期,蒙彼利埃大学科研团队在《自然》杂志发表论文,他们研究了191种动物的疾病数据,发现动物因癌症死亡的风险与物种的体型和寿命

2022-01-08

KRASG12C抑制剂adagrasib治疗胰腺癌和胃肠道癌症:疾病控制100%,再鼎医药引进中国!

数据表明,adagrasib治疗显示出显著的临床活性和广泛的疾病控制。

2022-01-22

JAMA子刊:这些疾病的患者,要小心癌症!47万人数据显示,哮喘等特定类型免疫介导疾病,与受累部位乃至全身癌症发病风险上升有关

  最近哈佛大学团队发表在JAMA Oncology上的研究显示:英国生物库(UK Biobank)47万名参与者的数据显示,患有任何一种“免疫介导性疾病”,都与癌症发病风险上升8%有关。其中一些特定的免疫介导性疾病,甚至与发病部位、受累器官发生癌症风险上升超过40倍有关!而且患病部位周围器官、乃至全身的癌症发病风险也会被拉升[1]。看来

2021-12-22

中国神经免疫疾病发病率首次发布:每天平均75人发病 可为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施福东教授、王拥军教授团队经过近两年集体攻关,通过大数据分析首次描绘了中国神经免疫系统疾病发病率地图。研究显示,中国每年至少2.75万人罹患包括多发性硬化症、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重症肌无力、吉兰-巴雷综合征等五种神经免疫疾病,平均每天75人,这一研究成果填补全球流行病学版图的空白。11月2日,我国吉兰-巴

2021-11-14

真实世界数据证实,12-13岁接种二价HPV疫苗,能使宫颈癌发病率降低87%

 近几年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的风刮得很大,奇点糕的朋友基本都吃下了这份安利,不过也有一些朋友仍持观望态度,想再等一等大样本数据看看疫苗效果究竟如何。此前已有研究指出HPV疫苗对主要致癌亚型HPV16和HPV18持续感染的保护效力超90%,但对宫颈癌的预防效果尚缺乏来自真实世界的高质量研究证据。疫苗对癌症的预防效果不比对流感来得那么立竿见影,往

2021-11-19

癌症之王”胰腺癌生存为啥那么低?消化道细菌是“帮凶”!

 胰腺癌(PC)是最具侵略性和致命性的癌症之一。首选治疗方案是根治性手术,但术后预后极差,总体5年生存率不足10%,约80~85%的患者初次确诊时即存在不可切除性或转移性病灶而无根治性手术机会。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患者在初次确诊时就接受根治性手术治疗,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也仅20%左右,因此,医学界称之为“癌中之王”。80%~90%的胰腺癌起源于腺管

2021-12-02

发病率越来越年轻化!近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一览!

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且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有科学家们推测,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结直肠癌年轻化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城市化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发表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他们在结直肠

2021-10-29

超44万样本揭示:97%人群有癌症高遗传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癌症,全世界的人民公敌,发病原因复杂,经常被看作是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16年,一项北欧双胞胎研究报告(Nordic Twin's Study)在经过长达32年随访、对20万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遗传率预估为33%,该研究还揭示了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一系列癌症的遗传风险。而我们都

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