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RESEARCH:内源性伊它康酸限制了 CD8+ T 细胞的活化,并增强了对 Pc 感染的易感性

本研究通过设计、组装和传递 synAC,将数百个基因组合导入单一酵母的策略,为宿主特性的多样化和复杂性状的系统挖掘提供了一种非同寻常的方法。

2024-02-28

Immunity:最新研究发现 GPCR-neuropeptide 轴通过促进细菌感染期间的替代性极化来抑制嗜中性粒细胞的过度活跃

近段时间,来自所罗门-H-斯奈德神经科学系的Naina Gour教授及团队的通过研究中性粒细胞不同功能状态的机制,揭示了 Mrgpra1 信号在中性粒细胞中的关键作用。

2024-02-08

Nat Microbiol | 许代超团队揭示营养状态与程序性坏死的分子关联:葡萄糖感知在感染中的关键作用

该研究发现在假结核杆菌感染期间,由于细胞葡萄糖水平和能量状态的急剧下降,AMPK在巨噬细胞中被激活。

2024-06-10

首次发现其可像朊病毒一样人际传播

研究团队描述了8名曾经在儿童时期接受c-hGH治疗但没有出现克雅氏病(CJD)的人。其中5人出现了与早发性痴呆(症状出现于38-55岁)一致的症状,符合阿尔茨海默病的诊断标准。

2024-02-01

免疫化疗治疗人​EB病毒相关胃癌的动态肿瘤免疫环境

中山大学徐瑞华及澳门大学张海燕共同通讯在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IF=39)在线发表题为“Dynamic single-cell

2023-11-01

Nat Commun | 中山大学左涛/吴小剑等揭示小肠粘膜病毒群在克罗恩病中的紊乱或为致病元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人体小肠粘膜病毒群的结构,其在克罗恩病患者中的紊乱,以及肠道粘膜病毒-细菌群微生物互作网络的失调在肠炎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促炎作用。

2024-03-02

Science:发现证据表明猴痘病毒自2016年以来在人类中传播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一个大型国际研究小组发现了猴痘(monkeypox, 也称为mpox)自2016年以来一直在人类中流行的证据。他们利用贝叶斯进化分析法对导致猴痘的猴痘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病毒

2023-11-07

Nat Biotechnol:我国科学家将溶瘤病毒疗法和过继性T细胞疗法相结合,有望更有效治疗癌性肿瘤

溶瘤病毒疗法涉及使用一种或多种病毒,选择性地感染和杀死肿瘤细胞,同时刺激免疫系统攻击相同的肿瘤。过继性T细胞疗法是一种抗癌技术,涉及使用经过基因改造的T细胞来识别和攻击肿瘤细胞。

2024-02-18

科学家开发可稳定诱导细胞焦亡的方法,全新的抗癌、抗衰、抗感染方法有望诞生

想要干掉细胞,其实不难,但对于死法,细胞很有“自己的想法”。

2024-04-30

J Hepatol | 中山大学匡铭等团队合作揭示了华支睾吸虫感染的​肝内胆管癌的代谢特征和免疫微环境

该研究证明了华支睾吸虫感染的ICC的总生存率和对13种免疫疗法的反应明显低于未感染的ICC。

2024-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