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揭示自噬SNARE蛋白Syntaxin17介导自噬体-溶酶体融合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命有机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潘李锋研究团队以Decoding three distinct states of the Syntaxin17 SNARE motif in mediating autophagosome-lysosome fusion为题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在线发表研究论
研究发现溶酶体膜蛋白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和自噬调控新机制
7月23日,Circulation Research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肿瘤与微环境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黄恬研究组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教授曹楠研究组合作的题为Downregulation of LAPTM4B Contributes to the Impairment of the Autophagic Flux via Unopposed
开发出溶酶体靶向嵌合体,降解不想要的细胞表面蛋白和胞外蛋白,有望为一系列疾病开发出新型蛋白降解策略
2020年8月2日讯/生物谷BIOON/---当科学家们在细胞上发现潜在的危险蛋白时,他们可能会想象将自己缩小成为小小的外科医生,只切除有问题的蛋白分子,而将细胞的健康细胞完整地保留下来。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指出,虽然灵巧的双手和锋利的器械永远无法从细胞表面上切除单个蛋白,但是一种新的分子工具可以让细胞外科手术变得更容易。相关研究结
Autophagy:有丝分裂中溶酶体功能揭示染色体稳定性
在最近一项研究中,Bellvitge生物医学研究所(IDIBELL)和巴塞罗那大学(UB)的研究小组与梅奥诊所和明尼苏达大学的研究人员合作,揭示了溶酶体和自噬过程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的活跃性,并且表明其对于有丝分裂是必需的。
黏多糖贮积症Ⅰ型特效药艾而赞®在华获批,儿童罕见病迎来新“解法”
2020年6月3日,赛诺菲今天宣布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已批准注射用拉罗尼酶浓溶液(商品名:艾而赞®,Aldurazyme®)用于确诊为黏多糖贮积症Ⅰ型(MPS Ⅰ)患者的长期酶替代治疗,用于治疗疾病的非神经系统表现。
Nature子刊:溶酶体异常导致癌症!
2020年4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 /——癌细胞以不受控制的方式生长和分裂。乌普萨拉大学(Uppsala University)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细胞降解中心(称为溶酶体)的改变会导致细胞异常生长。研究结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上。正常细胞有几种控制机制,阻止它们不受控制地生长。在过去的几年里,这些调控过程发生在溶酶体表面已
通过胀破溶酶体而撑死癌细胞!
2020年4月5日讯 /生物谷BIOON /——纳米颗粒表面覆盖着带正电和负电的配体混合物,聚集在癌细胞溶酶体的超配体中,破坏溶酶体膜的完整性,杀死细胞,但不涉及任何抗癌药物。纳米医学在促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为此,将治疗诊断试剂装载到纳米颗粒上和/或进入纳米颗粒,以增加其溶解度,同时延长血液循环,以便更有效地将药物输送到病变部位。此外,通过
溶酶体贮积症基因疗法!Abeona公司ABO-102获欧盟优先药物资格(PRIME),治疗MPS IIIA!
2019年12月28日讯 /生物谷BIOON/ --Abeona Therapeutics是一家临床阶段的生物制药公司,致力于开发治疗严重疾病的基因疗法和细胞疗法。近日,该公司宣布,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已授予ABO-102项目优先药物资格(PRIME)。ABO-102是一种腺相关病毒9(AAV9)基因疗法,用于治疗Sanfilippo综合征A型(MPS
Nature:不对称溶酶体遗传预测造血干细胞的活化
2019年9月10日讯 /生物谷BIOON /——造血干细胞在整个生命周期中自我更新,并可以分化为所有的血液谱系,并能在移植后修复受损的血液系统。不对称细胞分裂以前被怀疑是造血干细胞命运的调节因子,但它的存在尚未被直接证实。在不对称细胞分裂中,未来子细胞的不对称命运是由与有丝分裂相关的机制所决定的。这可以通过细胞外部生态位信号的非对称遗传来调节,例如,定向的分区平面,或者细胞内部命运决定因素的非对
Science子刊:基因替代疗法有望治疗尼曼-皮克病等一系列溶酶体贮积症
2019年8月24日讯/生物谷BIOON/---尼曼-皮克病(Niemann-Pick disease, NPD)又称为鞘沉积病(sphingolipidoses),是一种溶酶体贮积症,其特征在于神经变性和早期死亡。它是一种先天性糖脂代谢性疾病,影响着身体的多个系统,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根据致病基因和疾病症状和患者体征,人们将NPD主要分为4种类型:A型(NPD-A),B型(NPD-B),C1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