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中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该研究重现了多个胚层的同时发育,促进了人类发育初期阶段的基本细胞间通信——这是组装体模型所缺乏的一个关键特征。

2025-08-04

蒋田仔团队研发国际首台可穿戴经颅磁刺激设备,重量小于3公斤!

该设备是一款革命性的电池供电可穿戴重复经颅磁刺激设备(rTMS),重量小于3公斤,而性能与商用大型设备相当,为rTMS技术在家庭、社区及自由行动中的全场景应用提供了全新可能。

2025-03-24

Neuron:罗团队发现大脑中的厌恶反应的放大器

IPN神经元接受来自MHb和前脑,中脑各区的信息,再通过内部微环路将信息进一步整合,最终传递给其下游NI。

2024-09-14

Cancer Discovery:上海交大瑞金医院卢团队建立p53靶向药物研究规范

研究指出p53恢复剂研究中缺失的科学逻辑、长期以来对p53突变体的误解、p53恢复剂的研发障碍、p53恢复剂有效性的评估标准、p53恢复剂的临床试验规范、p53恢复剂的研发经验教训、p53的成药前景。

2024-11-10

《美国医学会杂志》首次发表中国乳腺癌新药研究,复旦大学邵志教授领衔,卡瑞利珠单抗+化疗显著提高病理完全缓解率

这项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早期或局部晚期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中,新辅助化疗联合卡瑞利珠单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病理完全缓解。

2024-12-17

Mol Cell:何康/方晓红合作揭示黏着斑调控PI3K-PI(3,4,5)P3-AKT信号时空激活的新机制

该研究通过开发和利用多种脂质研究的新方法,发现了黏着斑作为信号中心,激活并调控PI3K-PI(3,4,5)P3-AKT信号通路。

2024-11-12

刘钢/黄丽萍/孙春萌团队开发用于超灵敏分子互作分析的小型微流控设备

该团队开发的NSCRE传感器与没有CRE效应的芯片相比,反射强度检测值提高了7.2倍。

2024-09-27

Cell:戴琼海/郭增才/吴嘉开发介观活体显微仪器RUSH3D,可全景观测哺乳动物大规模细胞间交互行为

核磁共振成像与超分辨率荧光显微成像先后在大视场低分辨率宏观尺度活体观测与小视场高分辨率微观尺度离体观测上取得重大突破

2024-09-16

Nature子刊:上海科技大学水雯箐/庄团队解析内源GLP-1受体的细胞膜蛋白互作组

该研究不仅为内源GLP-1R的细胞膜蛋白互作组解析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化学生物学技术,也为深入理解其细胞类型特异的功能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2024-09-05

Mol Cell | 贾松涛/单淳合作揭示复制体蛋白Mrc1在表观遗传信息传递中的关键作用

本研究发现,一个名为Mrc1的复制体蛋白在亲代组蛋白H3-H4向后随链的转移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从而确保异染色质的正确遗传。

2024-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