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华科大团队发现PD-1抑制剂耐药新机制,巨噬细胞产生的衣康是关键

该研究证实,巨噬细胞来源的衣康酸是导致免疫治疗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并揭示了其背后的分子机制。此外,研究还发现,靶向ACOD1,可通过抑制衣康酸的生成,有效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2025-04-05

Nature Methods :核苷转换模型(Nucleotide Transformer, NT)——解锁基因组预测的新纪元

该模型不仅能像阅读文本一样解读DNA序列,还能够预测基因组中的关键功能区域。

2024-12-12

华科团队提出用肿瘤来源微粒搭载琥珀,让肿瘤微环境内巨噬细胞“改邪归正”的高招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唐科、黄波等国内研究者在《科学·转化医学》期刊发表的最新论文[1],就提出了以代谢重编程调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极化,使它们从促癌转换回抑癌角色的方案:用肿

2025-04-12

Nature:患者来源的类器官为低成本高效筛选治疗罕见遗传病的个性化反义寡核苷带来希望

患者衍生的类器官模型有可能被广泛用于创建细胞系统,以研究涉及心脏、肾脏、肝脏和其他组织的疾病,此外还可能确定哪些药物可能对特定患者有效,哪些药物可能无效。

2025-02-14

Cell Rep:橄榄油中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油酸或比其他类型的脂肪更易引发肥胖

橄榄油中富含的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oleic acid),可能比其他类型的脂肪更易引发肥胖,这一发现不仅挑战了我们对“健康脂肪”的传统认知,也为肥胖研究开辟了新的视角。

2025-06-17

《自然·医学》:百万人分析显示,加工肉、含糖饮料、反式脂肪是人类健康大敌,与多种慢性病风险存在剂量联系,吃越多患病风险越高

研究者采用了新的统计方法,对加工肉类、含糖饮料(SSB)、反式脂肪酸(TFA)这三种最受关注的超加工食品与三种慢性病之间的关联进行了分析,相对准确评估了这些食物与健康结局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

2025-07-31

科学家开发出基于水杨的新型小分子减肥药,减重效果直逼GLP-1受体激动剂

SANA具有颇大的减重/改善代谢功能,是一种有潜力的同类首创小分子药物。其他它的后续临床试验结果。

2025-06-19

最新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DHA)能帮肝脏类器官保住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

本研究利用小鼠肝类器官模型发现,长时间氨基酸限制会导致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减少、自噬通量增加,而二十二碳六烯酸可部分防止这些细胞器蛋白损失,或可作为营养补充剂用于改善营养不良状况。

2025-05-12

PNAS:科学家识别出机体微生物胆汁和结肠癌风险之间此前未知的关联

本文研究结果揭示了7-oxo-去氧胆酸(7-oxo-DCA)和异脱氧胆酸(isoDCA)分别促进或抑制肠道肿瘤发生的相反作用。

2024-12-19

Immunity:张翔团队揭示三阴性乳腺癌耐药新机制——肿瘤来源的花生四烯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促进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这项研究揭示了三阴性乳腺癌(TNBC)细胞来源细胞外囊泡通过其中携带的花生四烯酸重编程中性粒细胞,从而促进了三阴性乳腺癌的免疫抑制和治疗耐药。

2025-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