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尔平/陈庆宇团队研发“小世界增强”落地级医学大模型,并推向临床试验
不同于主流的通用大模型,该研究将整体医疗场景拆分为特定的“小世界”,建立了全景数据采集-知识精炼-算法增强的“小世界增强”SSPEC技术框架,成功研发了兼具高专业度和共情支持的导诊大模型。
2024-07-20
《JAMA·肿瘤学》:吴一龙团队首次证实,ctDNA可辅助判断哪些肺癌患者无需长期接受靶向治疗!
研究结果表明,对EGFR/ALK/ROS1基因变异阳性患者,基于ctDNA及癌胚抗原(CEA)检测、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的适应性减量TKI治疗模式,可使所有患者获得中位时间9.1个月的“药物假期”。
2024-06-16
Nature子刊:李国玲/胥春龙/杨辉/吴士文/王柠团队利用AAV递送碱基编辑器,治疗DMD
研究团队使用人源DMD外显子50替换小鼠DMD外显子50和51,构建了一个基因人源化DMD小鼠模型,模拟DMD缺失突变并可靠地重现人类DMD表型。
2024-07-16
JACS:科学家开发出或能靶向作用药物耐受性脑瘤的“变色龙化合物”
来自耶鲁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如何攻击药物耐受性脑瘤且不会损伤机体健康的周围组织。
2024-06-07
NEJM | 吴一龙领衔全球研究,有望改写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辅助治疗
研究人员报告了一项随机、开放标签、3期ALINA试验的初步分析结果,该试验研究了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切除术患者中,与标准化疗相比,佐剂阿来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
2024-04-17
Natl Sci Rev | 李毓龙实验室开发新型探针解析章鱼胺在果蝇厌恶性学习中的时空动态变化及其扮演的重要角色
该研究不仅开发了新型OA荧光探针,还解析了OA影响DA信号从而调控厌恶性学习的分子机理,提供了关于OA和DA之间相互作用的全新见解,为理解复杂的神经递质交互作用提供了新的框架。
2024-06-19
Cell:清华大学李寅青/李丕龙团队揭示基因表达的“保温杯”——具有相分离能力双效应转录因子
这项研究揭示了一类具有相分离能力的dual-action TFs,它们通过选择性地招募转录核心组件,实现其独特的双效转录调节功能。
2024-04-21
Nat Methods | 北京大学李毓龙团队通过改进的绿色和红色GRAB探针,用于监测体内时空血清素释放
新型5-HT探针可以监测5-HT在体外和体内的释放,具有高灵敏度和时空分辨率。当与先进的成像技术相结合时,它们提供了一个强大的工具箱来研究健康和疾病中的血清素能系统。
2024-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