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施一公团队揭示酵母组蛋白去乙酰酶复合体Rpd3L的组装机制
该论文报道了酿酒酵母组蛋白去乙酰酶复合体Rpd3L的结构,揭示了其组装机制,提出了其靶向染色质的工作模型,并为设计高特异性去乙酰酶抑制剂提供坚实的分子基础。
Mol Cell:施一公团队解析人类pre-tRNA剪接机制,完善剪接体结构地图
目前,施一公团队克服技术障碍,深入探索生命细节,获得人类TSEN/CLP1/pretRNA复合物在催化前和催化后状态下的结构,为理解pre-tRNA剪接的机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
施一公最新演讲:我国未来生物医药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未来十年、二十年,研究中心将立足国家新发展格局,从国家长远需求出发,在三大研究领域及相关拓展领域引领先导性未来产业加速形成,同时开辟新的未来产业研究方向,为产业链的源头创新提供支撑。
科学界“劳模”施一公:我平均每晚睡5小时
从5年前(编者注:此文写于2011年)我决定全职回国开始,关爱我的朋友和老师就常常叮嘱我:“一公,无论如何一定要做好研究,这是你的本行,也是你在中国立足的根本!”过去三年,朋友
Science:施一公团队解析出非洲爪蟾核孔复合体的细胞质环结构
核孔复合体(nuclear pore complex, NPC)位于核膜(NE)上,介导细胞核-细胞质货物运输。
Cell Research:西湖大学施一公团队首次揭示核孔复合物核质环的冷冻电镜结构
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由双层的核膜包裹,核孔复合物(nuclear pore complex, NPC)是核膜上负责物质运输的唯一通道,在调控基因表达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其功能异常将导致包括癌症在内的多种疾病的发生。NPC是真核细胞中最庞大,最复杂的分子机器之一,其高分辨率结构的解析一直被视为结构生物学界的“圣杯”之一。近日,西湖大学施一公团
Nature:何大一团队发现,获批的bebtelovimab单抗对奥密克戎各亚型有效
哥伦比亚大学何大一团队在 Nature 发表了题为:Antibody evasion properties of SARS-CoV-2 Omicron sublineages 的研究论文。研究团队使用19种单克隆抗体进行实验室实验后发现,只有最近获批的bebtelovimab单抗可以中和奥密克戎(Omicron)的全部三种亚型。这些发现为最近一项分析的部分成
再一次成功!同一团队已将猪肾移植到第二例“人类受试者”体内
美国纽约大学朗格尼医学中心对外宣布,该中心外科团队成功将一个具有供体特异性胸腺组织的基因敲除猪肾脏移植到人类脑死亡受试者的的腹股沟。据报道,猪肾立即发挥了作用,在几分钟内就产生了大量尿液,这是肾脏的一个关键功能。此外,受试者血液中的肌酐水平正常,这是肾脏功能良好的另一个标志。实验在54小时后终止,在此期间,肾脏未表现出与排斥反应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