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陈椰林团队发现快速抗抑郁机制,为开发无致幻副作用的快速抗抑郁药物奠定基础

陈椰林研究员表示,相关药物研发有望明年进入临床试验阶段,让我们一起期待一款造福数亿人的抗抑郁症新药正式面世。

2023-09-19

《分子精神病学》:饮食与抑郁症有何关系?大规模分析找到潜在的抗抑郁饮食代谢物

马尿酸盐主要来自新鲜水果和蔬菜,无论它是否真的能够对抑郁症干预起到关键作用,多吃一些新鲜蔬果总是有利于健康的。

2023-08-28

抑郁会“传递”?JAMA子刊:超过715万对父子数据表明,抑郁症父亲的孩子抑郁风险增加42%!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心理疾病,它的出现总是让人始料不及。因此有很多研究试图探讨抑郁症的成因以及抑郁症与家庭的关系。如果父亲或者母亲存在抑郁症,是否会容易把这种症状“

2023-09-11

Nature子刊:袁逖飞/田仰华团队全面分析刺激大脑治疗抑郁症的安慰剂效应

这些发现有助于系统了解安慰剂效应在TMS治疗抑郁症中的作用,为探索新型TMS抗抑郁策略、靶点的研究设计提供了重要依据。另一方面,在临床治疗中合理促进安慰剂效应,有助于疗效的最大化,从而更好地治疗抑郁症

2023-09-27

JAMA子刊:超1400万人数据证实,父亲抑郁症与后代抑郁症风险增加42%有关!

澳大利亚科廷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系统性综述和Meta分析研究,基于16项观察性研究,超过715万对父亲与后代的数据,发现

2023-08-28

研究揭示“周末战士”运动模式和规律性运动的抗抑郁效果相似

近年来抑郁障碍患病率增加趋势明显,且呈低龄化趋势。抑郁会增加自身患慢性病以及遗传性抑郁的风险,并产生巨大的家庭和社会负担。近日,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陈亚军教授团队在体力活动对全人群的抗抑郁作用研究中取

2023-09-25

Brain Behav Immun:科学家揭示人类抑郁症发生背后的特殊分子通路

来自韩国三育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深入揭开了抑郁症发生背后的分子通路。

2023-09-15

《自然·精神卫生》:华山医院团队揭示生活方式与抑郁症之间的关联,健康多一点,抑郁少三分

在本周的《自然·精神卫生》杂志上,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郁金泰教授联合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教授/程炜青年研究员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

2023-09-18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阐释健康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风险的神经机制

最后,研究团队进一步整合生活方式、抑郁、遗传、脑结构和免疫代谢等多方面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刻画这五个维度数据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系统阐释生活方式降低抑郁症发病风险的神经机制

2023-09-13

上海有机所团队找到氯胺酮快速抗抑郁作用的真正靶点

陈椰林团队的这项研究成果找到了氯胺酮发挥抗抑郁作用的作用靶点,并发现氯胺酮诱发的致幻作用不依赖于这个靶点。这对于,开发安全有效的快速抗抑郁药物奠定了基础。

2023-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