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新发现的“微”生物,已大到肉眼可见...
一说起微生物,我们都知道,它们是个体非常微小的,只能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生命。然而,一种新发现的细菌颠覆了这一观点。这种被新发现的细菌生活在加勒比海的红树林中,它的线状单细胞肉眼可见,甚至可以长到2厘米长,相当于一个花生的长度,这比许多其他已知的微生物要大5000倍。更重要的是,这种巨大的细菌拥有一个巨大的基因组,它不能像其他细菌的基因
健康中国行动—医疗科技创新暨眼科手术创新惠及百姓主题宣传活动圆满落幕
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十四五”全国眼健康规划,旨在切实做好“十四五”期间我国眼健康工作,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眼健康水平,持续推进我国眼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Advanced Science:开发苯丙氨酸药物调控白血病肿瘤免疫微环境
常规化疗和靶向药物是白血病治疗的主要手段,但常发于儿童和成人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T-ALL)由于缺乏有效的靶向药物,较髓系白血病和B淋巴细胞白血病复发率高、预后差、更难治愈。大约 20% 的儿童 T-ALL 患者和 50% 的成人 T-ALL 患者对一线治疗不敏感,严重影响病人的预后和生存率。近年来研究发现,肿瘤免疫干预治疗可有效提高白血病和实体肿瘤的治
长非编码RNA在肿瘤免疫微环境中的作用
肿瘤的发生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连续的遗传和表观遗传改变引起。过去的几十年证明免疫系统影响肿瘤的发生、进展和转移。尽管越来越多的免疫疗法被发现,但只有很小一部分是有效的。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无创可激活磁共振成像造影剂可用于乳腺肿瘤检测
化学交换饱和转移(CEST)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替代基于钆的磁共振成像。研究者评估了原位乳腺肿瘤异种移植的CEST MRI的可能性,未标记的阿司匹林通过各种酶活性转化为水杨酸(SA),最显著的是抑制环氧化酶(COX)-1/-2酶。
Microbiology Spectrum:揭示人体古菌组代谢对于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发生发展的影响
古菌(Archaea)是一类非常特殊的微生物,大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高温、高盐、高压、强酸/碱性等环境)。古菌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如无核膜及内膜系统;同时也有真核生物的特征,如DNA具有内含子并结合组蛋白(Histone)、以甲硫氨酸起始蛋白质的合成、核糖体对氯霉素不敏感、RNA聚合酶与真核细胞相似等。古菌具有独特的合成
CANCER CELL:癌相关成纤维细胞微泡携带的miR-223-3p可参与调节胃癌的进展
近来浙江省第二附属医院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中的微泡(MVs)对癌细胞的特异性调节作用展开了研究,旨在为新的治疗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Science Advances:科学家研发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水凝胶微球
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关节软骨退行性病变。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和肿大等,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困扰。上海交通大学和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团队开发出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的润滑与载药水凝胶微球,相关成果在《Science Advances》发表,题为: Injectable hydrogel micr
富含miRNA的细胞外囊泡可重塑肿瘤微环境
结直肠癌(CRC)在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率中排名第二,50%的CRC死亡是由肝转移引起的。肿瘤细胞与肿瘤微环境(TME)的相互作用在大肠癌肝转移(CRLM)中起重要作用。因此,阐明肿瘤细胞与TME相互作用的机制对于提高我们对CRLM的理解至关重要。
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surement:研究开发出基于FBG传感原理的触觉传感器应用于微创手术组织触诊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工所微创中心研究员王磊团队在基于布拉格光栅光纤传感原理在微创手术的应用——活体组织触诊的研究中实现了活体组织的精准力信息反馈和肿块信息的定位检测功能。相关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 Fiber Bragg Grating-based Force Sensor for Minim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