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神通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国内获批上市
近日,由微创神通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创神通”)自主研发的Bridge椎动脉药物支架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颁发的上市注册证,该产品可应用于症状性椎动脉狭窄的治疗。《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9》援引最新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lobal Burden of Disease Study, GBD)数据指出,我国缺血
喀斯特稻田土壤微氧生物亚铁氧化耦合碳同化及砷固定研究获进展
水稻根际等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较为普遍,形成的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有效阻止重金属从土壤向植物体迁移。然而,微氧环境过程及其多元素耦合循环研究,由于研究手段限制及关键证据获取的难度,未能有效明确。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刘承帅课题组与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副研究
创胜集团完成 1.05 亿美元交叉轮融资
创胜集团,一家具备生物药研发、临床及工艺开发和生产全流程整合能力的国际化生物制药公司,今日宣布顺利完成 1.05 亿美元的交叉轮融资。本轮融资由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国调基金)领投,碧桂园创投、卡塔尔投资局以及多家知名机构作为新投资者参与投资;此外招商局资本国调招商并购基金、礼来亚洲基金、腾跃基金、
JEM:揭示衰老影响造血干细胞的功能,即便将衰老的造血干细胞移植到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也不能真正地返老还童
2020年12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通过将小鼠年老的造血干细胞(年老HSC)转移到年轻小鼠的骨髓微环境(bone marrow niche,也译为骨髓壁龛)中,可以证实年老HSC的基因表达模式恢复到年轻造血干细胞的模式。另一方面,年老HSC的功能在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中没有恢复。年老HSC的表观基因组(DNA甲基化)即使在年轻的骨髓微环境中也没有
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研究员蔡林涛,与集成所副研究员徐天添、研究员吴新宇等合作,在微纳生物机器人治疗肿瘤研究中取得新进展。微纳生物机器人是微纳尺度的类生命机器人,具有自动化和智能化等机器人属性,能够到达现有医疗器械难以企及的微观区域,有望革新传统医学实现疾病的精准诊疗。然而,如何构建具有自主驱动的微纳生物机器人,采用磁、光、声等外场操纵和内
绿叶制药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III期临床迅速推进
12月14日,绿叶制药自主研发的创新制剂注射用醋酸戈舍瑞林缓释微球(LY01005)在中国完成针对乳腺癌III期临床研究的首例患者入组,针对前列腺癌的III期临床亦进展顺利。此外,LY01005在美国已完成I期临床。戈舍瑞林是一种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LY01005用于乳腺癌、前列腺癌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多种病症的治疗。该药物通过肌
安诺优达参与的国内首个无创产前筛查胎儿基因组疾病技术标准正式发布
无创产前筛查(Non-Invasive Prenatal Screening,NIPS)是目前惠及人群最多的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临床应用之一,已得到众多医生与孕妇的认可。除了21/18/13三种染色体数目异常外,该技术也具备筛查“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pathogenic Copy Number Variation,pCNV)的潜力。随着N
揭示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叛徒导致乳腺癌生长和转移机制
2020年11月29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探究“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 TME)”的新研究中,来自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伦敦国王学院和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巨噬细胞如何成为非凡的叛徒,而且还揭示了它们如何积极支持某些乳腺癌的肿瘤生长和转移进展。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Science Signaling期刊上,论文
基于人体介电谱的射频无创血糖传感器研究中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学与健康工程研究所微创中心副研究员聂泽东团队设计出基于高场约束的表面等离子体传感器以实现无创血糖的监测。相关研究成果以Surface Plasmonic Feature Microwave Sensor with Highly Confined fields for Aqueous-Glucose and Blood-
有效预防手术部位感染!美国FDA授予D-PLEX100(聚合物脂质包埋多西环素)突破性药物资格!
抗感染药物领域的突破性药物资格相当罕见,这突显了D-PLEX100的强劲疗效和治疗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