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礼来进博会携手艾德生物和燃石医学,三合力助力中国肿瘤精准诊疗新发展

目前,肿瘤治疗已经进入精准医学时代,新时代下肿瘤精准医学需要药物和诊断的协同。

2022-11-07

大型国际队列证实,ctDNA可有效预测非预后并指导靶向治疗

近年来,受益于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有了极大改善,这也主要依托组织测序的广泛应用,但在真实世界中,由于各种原因无法进行组织测序的患者很多[1-3],

2022-11-16

Mol Neurodegeneration:胶质细胞中特殊基因的缺失或会驱动阿尔兹海默病进展

来自印第安纳大学医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免疫细胞中特殊基因的缺陷如何塑造阿尔兹海默病的进展。

2022-11-10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Gli1是非细胞肺癌转移的关键调节因子

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包括腺癌(LUAC)、肺鳞状细胞癌(LUSC)和大细胞癌亚型,具有发病率高、生存率低的特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总生存率为10%~20%或更低,中位生存期为8~10个月。

2022-10-31

《细胞》子刊:首次发现睡眠巩固社交记忆的神经回路,陆军军医大学谌维/覃涵团队最新研究成果

这项研究结合多种前沿技术,直接证明了在快速动眼睡眠睡眠时下丘脑和海马间存高度活动的神经群,而且两个神经回路在社交记忆和空间记忆的巩固中分别扮演重要角色。

2022-11-14

靶向Toll样受体3的分子SMU-CX24抗炎作用: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新途径

心血管疾病是影响心脏和脑血管功能的多因素疾病,仍然是世界上最危及生命的疾病之一。其中,以脂代谢和炎症紊乱为特征的动脉粥样硬化(AS)是诱发心肌梗死、缺血性卒中等严重心脏事件的主要基础病理过程。

2022-10-28

J Exp Clin Cancer Res :细胞外泡在肿瘤中的作用及其在肿瘤治疗中的免疫调节和翻译潜能

细胞外小泡(EVS)是细胞自然释放的颗粒的通用术语,这些颗粒由脂质双层分隔。

2022-10-27

全球首登国际顶刊JAMA,国产PD-1填补细胞肺癌一线治疗空白

这两款PD-L1抑制剂联合化疗,虽然有效性得到了证实,并已被指南推荐为ES-SCLC一线治疗方案,相较单独使用化疗赢得了2-3个月的总生存优势。

2022-10-13

JITC:科学家筛选到靶向PD-1/PD-L1的分子抑制剂,可促进杀伤性T细胞进入肿瘤

众所周知,口服小分子抑制剂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较短的半衰期,以及在肿瘤病灶中有更大的扩散速率[4]。因此,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开始研发靶向PD-1/PD-L1的小分子抑制剂。

2022-10-18

同济大学寅团队开发生物电子口罩,10分钟内检出空气中的病毒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可穿戴生物电子口罩,可以快速、灵敏检测空气中飞沫或气溶胶中常见的呼吸道病毒(包括流感病毒和新冠病毒)。如果佩戴该口罩者周围空气中存在目标病毒,它可以在10分钟内通过移动设备提醒佩戴者。

2022-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