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打”大幅提高免疫力,《柳叶刀》发布中国“吸入”疫苗临床数据
随着新冠病毒的大规模流行,新的病毒突变株不断出现,Alpha、Beta、Gamma、Delta、Omicron等,其中一些突变株具有更强的感染能力或更强免疫逃逸能力。
Advanced Materials :山东大学姜新义团队构建可吸入式纳米递送系统,逆转肺纤维化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是一种进行性且最终致命的呼吸系统疾病,影响全球超过500万人。IPF病人肺成纤维细胞异常活化、增殖,介导肺间质基质过度沉积,肺组织过度瘢痕化,使肺泡结构遭到持续性破坏,最终致使IPF患者肺部气体交换受损甚至肺功能丧失,从而导致呼吸衰竭引起死亡。目前,肺纤维化临床治疗手段,除了肺移植术外,无论是药物治疗还是以肺康复训练为主的非药物治疗,
Cell:新开发的吸入式疫苗可对SARS-CoV-2变体提供广泛保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吸入式的COVID-19疫苗,并证实该疫苗能够针对SARS-CoV-2的原始毒株和令人担忧的变体提供广泛、持久的保护。
Cell:邢周团队开发下一代吸入式新冠疫苗,保护作用更广泛、更持久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邢周团队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 Cell 发表了题为:Respiratory mucosal delivery of next-generation COVID-19 vaccine provides robust protection against both ancestral and variant strain
联合治疗公司Tyvaso DPI(曲前列尼尔,干粉吸入器)遭美国FDA拒绝批准!
Tyvaso DPI疗效媲美Tyvaso雾化剂,使用更方便: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和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ILD),改善患者运动能力。
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的临床前有效性及临床安全性
2021年8月,瞿介明教授团队首次验证经雾化吸入异体人源间充质基质细胞外囊泡在临床应用中的可行性及安全性,相关研究成果刊发在国际顶级权威杂志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25.841)上。
吸入式疫苗来了!国产吸入式新冠疫苗临床试验结果已获权威认可
在人们传统观念中,似乎所有的疫苗接种都是需要肌肉注射,如上市的狂犬疫苗、乙肝疫苗,百白破三联疫苗等等,但此接种方式不仅需要大量人力、医疗耗材,也往往会伴肌肉酸痛、肿胀等不良反应,同时注射剂型无疑对于惧怕打针的人来说也是一项挑战。近几年,研究员积极探索、研发非肌肉注射的疫苗方式,如2020年8月我国首个上市的国产鼻喷剂流感疫苗。回顾疫情肆虐的当下,我国2020
美国FDA授予Tyvaso DPI(曲前列尼尔,干粉吸入器)优先审查:疗效媲美Tyvaso雾化剂,使用更方便!
Tyvaso DPI用于治疗肺动脉高压(PAH)和间质性肺病相关肺动脉高压(PH-ILD),改善患者运动能力。
Tyvaso DPI(曲前列素,干粉吸入器)安全有效:媲美Tyvaso雾化剂!
Tyvaso DPI是目前正在开发的Tyvaso的下一代干粉配方。如果获得批准,Tyvaso DPI有望提供比传统雾化Tyvaso疗法更方便的给药方法。
治疗慢阻肺的三联吸入制剂全再乐成功列名国家医保目录
近日,葛兰素史克(GSK)宣布其一天一次用于慢阻肺维持治疗的三联吸入制剂全再乐(通用名: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顺利通过专家评审及医保谈判,成功列名2020年国家医保目录。继2019年双支气管扩张剂欧乐欣(通用名:乌美溴铵/维兰特罗吸入粉雾剂)被纳入医保目录后,这是又一款进入医保目录的慢阻肺创新药物,意味着慢阻肺患者将获得更全面的长期规范治疗基础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