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重庆医科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甘草根天然成分与顺铂协同治疗有望治愈骨肉瘤

骨肉瘤(OS)是最常见的原发性骨恶性肿瘤,主要影响儿童和青少年。OS通常发生在长管状骨的骨骺中,容易转移,尤其是转移到肺部,这是OS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原因。

2023-05-08

《细胞·代谢》:南京医科大研究团队首次揭示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影响结直肠癌发展的表观遗传学机制

在最近的《细胞·代谢》杂志上,南京医科大学的刘星吟教授团队发表了最新研究成果[2],植物乳杆菌L168及其代谢产物吲哚-3-乳酸(ILA)可以改善肠道炎症和肠道微生态,抑制结直肠癌的发展。ILA可以使

2023-06-20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综述了外泌体纳米免疫治疗胶质瘤的方法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平均死亡率为4.43/100000,每年死亡16606例。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烷化剂化疗的标准疗法疗效甚微,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

2023-04-27

南方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揭示了PRMT1调节的坏死和结肠癌免疫的分子机制

坏死性细胞死亡的特征是细胞肿胀、质膜破裂和细胞器破裂,这与凋亡和其他类型的细胞死亡不同。坏死曾经被认为是一种由物理化学应激引起的不受调节的细胞死亡,直到程序性坏死(称为坏死)被解开。

2023-04-27

陆军医科大学汪斌团队揭示了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异常RNA m6A修饰

在RNA上沉积化学修饰是调节基因表达的有效方式。

2023-04-27

南京医科大学姑苏学院研究者揭示了FBXW7/MAP4/ERK轴可能成为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的有效靶点

食道癌是最致命的恶性肿瘤之一。食管鳞癌(ESCC)占中国人群食道癌病例的90%。由于早期诊断困难,缺乏治疗,食管癌的存活率较低。食管癌的传统治疗方法依赖于手术、放射治疗和化疗。

2023-04-18

Cancer Res: 南京医科大学揭示了一种胶质瘤细胞的自我保护机制

胶质瘤是成人最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原发肿瘤。胶质母细胞瘤(Gbms)是一种IV级胶质瘤,是最恶性的原发于脑内的肿瘤,从确诊之日起中位总生存期不到15个月。

2023-03-02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研究者们揭示了肿瘤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免疫检查点的治疗性阻断已成为多种癌症类型癌症治疗的一种强有力的策略,其方法是通过振兴衰竭的T细胞。

2023-03-24

台湾的中国医科大学研究者指出褪黑素通过增加Pax7的表达改善肌肉损伤和分化

扩大骨骼肌的恢复能力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许多生理和疾病过程是骨骼肌健康和功能的危险因素。

2023-04-18

JITC: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岳东升团队首次揭示,三级淋巴结构或可预测免疫化疗新辅助治疗长期预后

最近一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围手术期治疗中可谓是高歌猛进。在新辅助治疗领域,以CheckMate-816研究为代表的免疫化疗方案已经开始改变临床治疗格局,而近期大量的基础研

2023-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