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北京化工大学最新Nature:越团队建立噬菌体反防御“海绵蛋白”研究新范式

噬菌体编码的抗细菌Thoeris系统的“海绵蛋白”Tad1和Tad2均为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口袋的“超级海绵蛋白”,并同时能逃逸细菌免疫。

2024-11-03

Cell Rep:新华实验室阐述gasdermin A激活细胞焦亡的机制

本研究首次揭示了内源激活GSDMA的分子机制,并且表明非蛋白剪切的翻译后修饰亦可作为GSDM蛋白家族的激活机制。

2024-10-04

Nature:方晓团队发现凝聚体可以内陷和切割细胞内膜

研究揭示了植物蛋白FREE1相分离形成凝聚体,通过润湿作用诱导内体膜的内陷和不稳定性,足以在不依赖ESCRT机器和ATP的情况下介导ILV的形成。

2024-10-12

Nature子刊:曾朝阳/熊炜/龚朝团队揭示HPV病毒编码circRNA,促进头颈鳞癌免疫逃逸

该研究拓展了HPV在头颈鳞癌发病机制,特别是免疫逃逸分子机制的理解,并为头颈鳞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和潜在治疗方案。

2024-10-14

Science子刊:北京大学郑晓/景红梅团队揭示ENKTL淋巴瘤患者耐药新机制

该研究表明,sEV中的CD98hc蛋白可作为监测淋巴瘤进展和耐药的临床标志物,为靶向肿瘤来源的sEV和sEV中的CD98hc蛋白治疗ENKTL提供了理论依据。

2024-10-07

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库技术开发成功

LILAP作为三代低DNA输入量的建库方法,在不扩增的前提下将PacBio测序DNA投入量降低至100ng,适用于解析小型生物及其内共生体基因组。

2024-07-25

科研人员开发出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库技术

该研究开发了基于Tn5转座酶的低DNA用量、无扩增、低成本的PacBio建库技术——LILAP。

2024-07-28

浙江大学顾臻/李洪军/上海交通大学刘培报告了一种原位控制生物分子凝聚体用于胞内药物富集和保留!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生物正交反应操纵的LLPS系统,用于丰富和延长小分子药物的保留时间。

2024-09-18

Nat Commun丨张勇与阮珏团队合作开发低DNA用量、无扩增的PacBio库技术LILAP

LILAP作为一种三代低DNA输入量的建库方法,在不扩增的前提下将PacBio测序DNA投入量降低至100 ng,适应于解析小型生物及其内共生体基因组。

2024-07-16

Lancet Microbe丨杨荣/田国宝/陈小舒团队提出抗生素耐药的可逆性评估方法

该研究阐明在没有多粘菌素抗性选择压力下mcr-1流行率会下降,且可以基于群体遗传学模型估算mcr-1流行率下降的速率。

2024-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