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癌症通讯》:曹雪涛/王春梅/徐瑞华课题组合作,发现影响胃癌免疫治疗的关键位点!

研究者们在论文中表示,本次研究初步提示了MFSD2A作为胃癌免疫治疗预测性生物标志物,以及增敏免疫治疗靶点的价值,但后续仍需进一步分析MFSD2A更适合单独使用还是联合应用

2023-08-11

中南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糖酵解为靶点进行免疫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新策略

CD8+T细胞,也称为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与MHCI复合体相互作用,是人体适应性免疫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对细胞内病原体和癌症的适应性免疫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

2023-08-11

Nature子刊:董一洲团队结合mRNA技术与树突状细胞疗法,增强癌症免疫治疗效果

据悉,研究团队计划进行CATCH方案的早期临床试验,在癌症患者中验证该疗法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023-08-05

《自然·生物技术》:肠癌靶向型抗生素治疗诞生!科学家研发新型抑癌抗生素,靶向杀伤促结直肠癌细菌,“交叉免疫”激活T细胞

要知道,肠癌免疫治疗此前收效不佳,正是因为肠癌大多为微卫星稳定型(MSS)肿瘤,缺少可被免疫系统识别的新抗原,所以北卡团队此次的研究还真是急临床之所急。

2023-09-27

也从最新JAMA Oncology综述,看晚期肝癌免疫联合治疗选择,延长 OS 才是唯一要义

中国国家癌症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陈万青教授团队发表了一篇综述文章,全方位剖析了我国肝癌流行病学数据[1]。虽然「肝癌大国」属于老生常谈,但这篇综述中的两个数据还是非常发人警醒。

2023-09-08

Clin Cancer Res:细胞蛋白的研究发现有望帮助确定免疫疗法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疗效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发表了他们在细胞蛋白研究上的新发现,或能帮助确定免疫疗法治疗人类结直肠癌的有效性。

2023-09-13

NRCO权威综述:肺癌围术期免疫治疗正高歌猛进,当前的挑战和未来的机遇这篇文章说清楚了!

从上面的一系列问题可以看出,可手术NSCLC围术期免疫治疗的“大厦”还远未建成,天空飘着各种各样颜色的云,解决这些问题不仅需要更多的临床研究和数据,还需要先进的检测手段、常态化多学科会诊和药物可及性等

2023-08-10

Nature:经过改造后产生乳酸的益生菌有望治疗大脑自身免疫性疾病

当人体的免疫系统会攻击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细胞时就会在大脑中发生自身免疫。大脑自身免疫是包括多发性硬化症(MS)在内的多种疾病的核心。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益生菌来抑

2023-08-29

PNAS:一种双重作用药物有望为血液癌症的治疗带来致命性的组合拳

来自澳洲莫纳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设计了一种单一的药物,其在临床前研究中或能对多种血液癌症进行致命性的“组合拳”打击,并有望改善治疗方法。

2023-09-06

《自然》:工程化益生菌或可成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新治疗方法!

虽然目前靶向DC的免疫调节方法已经有一些了,例如共递送自身抗原和耐受性AHR激动剂的纳米脂质体,或者递送自身抗原编码修饰的mRNA的纳米脂质体,但工程益生菌是一种能够长期使用且副作用最小的替代性方法

2023-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