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余宏杰团队在麻疹母传/疫苗诱导免疫应答机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儿童麻疹特异性抗体水平存在较大的个体异质性,是预存免疫水平、分娩方式和性别等多因素共同驱动所致。

2024-05-17

Nat Commun:识别出控制机体免疫系统的新型调节性机制

研究人员识别出了RHBDL4所介导的轴或许能作为预防TLR4通路过度激活的“变阻器”。

2024-03-14

STTT | 厦门大学林勤/陈皓鋆等合作揭示FAP靶向放射性配体治疗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的抗肿瘤疗效及潜在机制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FAP)是癌症中关注的新兴靶点,它在各种肿瘤类型的癌症相关成纤维细胞(CAF)中广泛表达,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水平较低。

2024-06-07

《自然·免疫学》:CAR-巨噬细胞重大升级!浙大团队开发出能杀伤、能保持抗肿瘤极性的第二代CAR-巨噬细胞

研究团队将TIR与CD3ζ整合到一起,构建第二代巨噬细胞特异性嵌合抗原受体(M-CAR),命名为CD3ζ-TIR-CAR。

2024-01-23

Nat Genet:科学家开发出能对人类自身免疫性疾病进行遗传图谱绘制的新型统计方法—SCENT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将SCENT方法应用于来自疾病相关人类组织的多模态数据中,或许就能扩展构建准确的细胞类型特异性的增强子-基因图谱,这对于定义非编码的突变功能至关重要。

2024-04-22

JITC:日本科学家破解四环素类抗生素增敏癌症免疫治疗的机制

这些结果揭示,四环素类抗生素通过Zap70信号传导增强T细胞抗肿瘤免疫。

2024-04-27

《科学·免疫学》:弥补传统免疫治疗不足!宾大团队提出共刺激两种髓系细胞受体的免疫治疗新策略

巨噬细胞、单核细胞等髓系细胞,在癌症免疫治疗时代真是让人又爱又恨,而且恨可能还居多,毕竟它们经常会沦为抑制免疫应答、介导免疫逃逸的癌症帮凶,但一棍子打死髓系细胞肯定也不合理

2023-12-12

Nat Commun | 张敏/邓春华/施雪涛发现维持睾丸免疫微环境稳态的新机制

该研究首次揭示了线粒体转移是SLCs维持睾丸免疫微环境稳态的强大机制,这是一个新的治疗靶点,以限制与男性不育相关的免疫相关疾病的炎症。

2024-03-12

浙江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免疫检查点阻断治疗耐药的单核细胞内在机制

本研究确定了血液中独特的单核细胞特征S100A9+CD14+,作为预测晚期HCC患者对ICB反应不良的有希望的生物标志物。阻断S100A9与抗pd -1药物协同作用,促进HCC根除。

2024-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