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标团队揭示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参与营养过剩诱导胰岛β细胞死亡过程的新机制
在二型糖尿病中,巨噬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协同调控胰岛β细胞死亡的机制,为治疗二型糖尿病及减缓病情恶化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2022-08-25
《自然·癌症》:放疗会诱发中性粒细胞组织修复相关反应,促进癌症转移
目前,放疗是肿瘤患者最常规且有效的治疗方式之一,约60%癌症患者会接受放疗。随着放疗技术设备及影像技术的更迭,放疗的有效性及可靠性越来越高。尽管如此,放疗过程中对于健康组织的误伤仍然不可避免。组织损伤首先带来炎症反应,但后期就需要启动组织修复。组织修复(再生)需要抑制炎症免疫反应,这跟肿瘤免疫抑制的微环境相似。然而,放射损伤-修复微环境与肿瘤转移之间的关系仍
2022-03-20
J Immunol: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 从而使其无法有效抵御细菌性感染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发生期间,线粒体稳态的改变或会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的形成,从而使得中性粒细胞无法有效抵御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感染。
2022-01-29
Th2细胞因子影响的肺间充质间质细胞动员中性粒细胞促进乳腺癌转移
转移前生态位的形成对远处器官中播散的癌细胞定植至关重要。在这里,作者发现肺间充质基质细胞(lmsc)在转移前阶段具有强大的转移促进活性。
2021-11-10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从生理学到病理学
在宿主防御反应的前线,中性粒细胞抗菌功能已适应对抗不同来源和程度的感染和损伤。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的网状DNA结构的释放是中性粒细胞阻止病原体传播或处理更大体积微生物的重要机制。
2021-11-03
研究报道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
中性粒细胞是人体血液中最丰富的白细胞,在先天免疫反应中构成第一道防线。中性粒细胞寿命较短,一旦进入到血液,细胞寿命仅为为10 - 18小时,给研究带来很大困难,因此,机体衰老对中性粒细胞生物学的影响,以及性别相关的中性粒细胞功能差异,科学家仍然所知甚少。近期,美国科学家揭示了性别和年龄对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
2021-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