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JMS: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抵御耐药性粪肠球菌感染的潜在候选疫苗
来自挪威北极圈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阐明了如何制造一种相对容易生产的肠球菌疫苗,而获取这种针对抗生素耐药的肠球菌的疫苗或许将是抵御抗生素耐药性的重要一步。
2023-12-16
TN:中国科大周江宁团队首次发现,神经元CARS水平增加驱动的神经炎症或是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学机制之一!
神经元CARS水平增加驱动的神经炎症可能是AD的病理学机制之一,为AD提供了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2024-01-17
更适合中国胰腺癌患者的伊立替康脂质体诞生了,深度揭秘伊立替康脂质体(II)的创新之路
毫无疑问,此次盐酸伊立替康脂质体注射液(II)的获批,为中国胰腺癌患者的二线治疗增加了一款兼具疗效和安全性的新药物。
2024-01-15
Science:新研究表明要成功开发有效的HIV疫苗,可能需要促进CD8+T细胞产生的强烈的免疫反应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国家过敏与传染病研究所(NIAID)的研究人员发现有效的HIV疫苗可能需要促使称为CD8+T细胞的免疫细胞产生强烈反应,以保护人们免受HIV病毒感染。他们比较了过去的HIV疫
2023-12-22
Cell子刊:中国儿童及青少年非传染性疾病负担,精神障碍最为突出
为了应对中国非传染性疾病的沉重负担,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我们的制度、动员和组织优势,坚持预防为主的实践,强调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作用,并巩固和加强疾病控制系统和能力建设。
2023-12-28
Nature:中国科学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揭示VMAT2的转运和抑制机制
来自中国科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筛选融合蛋白克服了这一挑战,他们重建了VMAT2与三种临床药物和底物血清素结合的高分辨率结构。
2023-12-26
中国科学家发现,大剂量维C促进肿瘤血管正常化,增强免疫治疗效果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肝癌细胞和内皮细胞通过cGAS-STING通路介导的交互作用调控肿瘤血管重塑和抗肿瘤免疫的新机制,而且从血管和免疫的角度,拓展了经典抑癌基因TET2的抑癌功能,更重要的是提供了一种通过
2024-01-15
Nature子刊:癌症疫苗新突破,用细胞因子武装树突状细胞
研究团队表示,树突状细胞祖细胞(DCP)可以很容易地从人类血液中获得,这将有助于将临床前结果转化为潜在的变革性癌症免疫疗法。
2023-11-29
Nature子刊:聂广军/赵潇团队使用细菌来源纳米囊泡增强肿瘤疫苗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基于OMV的纳米颗粒在诱导训练免疫以增强肿瘤疫苗免疫效果中的作用。这种免疫动员策略,利用来自细菌的天然纳米囊泡来改变基础固有免疫功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积极引导疫苗诱导的适应性
2023-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