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血管也有“捣蛋鬼”!Angiogenesis研究用可视化血管类器官模型,揪出“捣乱分子”,给新药研发“开绿灯”!

研究成功构建双报告细胞系及可视化、可量化的体外血管生成模型,验证了VEGFR抑制剂等药物效果,发现新血管生成调节剂,为体外药物筛选提供了有潜力的平台。

2025-02-24

JCI Insight:新研究揭示巨噬细胞在肺纤维化的作用被误解

对不同时间点的不同损伤模型的进一步研究表明,肺部微环境导致蛋白表达和巨噬细胞存活的微妙变化。

2025-01-09

Cell:顾名夏/苗一非/郭敏哲团队,在同一个球状体实现肺和肠道类器官的血管化,成功构建多谱系类器官

该研究重现了多个胚层的同时发育,促进了人类发育初期阶段的基本细胞间通信——这是组装体模型所缺乏的一个关键特征。

2025-08-04

科学家发现,衰老神经元RNA失调,使神经元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削弱神经元压力“弹性”

研究表明,衰老本身会在机制和功能上破坏神经元RNA代谢的稳定性,降低衰老神经元对急性应激的反应和恢复能力,而这会进一步加速衰老介导的RNA失调。

2025-06-27

癌症的脱缰野马ecDNA(染色体外DNA)

未来,ecDNA研究不仅将在癌症领域发挥作用,还可能为其他复杂疾病的遗传机制研究提供借鉴。随着基因编辑技术、全基因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的不断进步,我们有望揭开更多关于ecDNA的奥秘。

2024-12-28

Nat Biotechnol:利用Cas13同时靶向多个免疫抑制基因减少多种癌症的肿瘤生长

这项技术有望成为一种更通用的“现成”治疗方法,也可以通过必要时交换基因靶标来为特定个体量身定制。

2025-01-23

J Hazard Mater研究发现空气纳米塑料会积累在肾脏,影响肾脏健康

本研究表明,小鼠吸入空气的聚苯乙烯纳米塑料会在肾脏积累,引发体重、肾脏重量及器官系数下降,血清肌酐升高,还会抑制肾脏类器官生长,其肾毒性通过激活氧化应激、炎症、凝血等信号通路实现。

2025-02-14

睡眠的记忆“导演”?Nature:睡眠时瞳孔的大小或能揭示记忆被处理的分子机制

这项研究表明,大脑在睡眠过程通过调节瞳孔大小,实现了对不同类型记忆的精准管理,从而促进了记忆的巩固而不引发混乱。

2025-01-17

《自然》子刊:深圳湾实验室/复旦团队发现,血浆p-tau217在国人群也具有较高的阿尔茨海默病诊断能力!

这项研究在3个独立队列对多个血浆tau相关生物标志物进行了评估,证实了p-tau217是最先随AD病理发生变化、敏感性最高的标志物,与此前的许多研究结果相一致。

202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