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GITR/GITRL识别机制研究中获进展

  肿瘤坏死因子超家族(tumor necrosis factor superfamily,TNF superfamily)相关分子是天然/获得性免疫调节和功能发挥的关键,该家族许多成员都是肿瘤免疫治疗和抗炎症药物研发的药物靶标。近年来,4-1BB和GITR等激活型免疫检查点分子是备受关注的TNF受体(TNFR)超家族成员,有多款抗体药物

2021-09-27

研究揭示缩胆囊素受体识别配体和G蛋白选择性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蒋轶/徐华强团队、赵强团队、吴蓓丽团队、王明伟/杨德华团队和上海科技大学研究员赵素文团队在Nature Chemical Biology上,背靠背在线发表了题为Ligand recognition and G protein-coupling promiscuity of cholecystokinin

2021-09-26

Cell:科学家识别出开发癌症疫苗的新靶点!

来自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针对特定癌症蛋白的疫苗或能增强机体整体的T细胞反应,同时还能缩小小鼠机体的肿瘤组织,这项研究发现或能帮助研究人员决定在癌症疫苗开发过程中纳入哪些蛋白质。

2021-09-19

JACI:识别出特应性皮炎的新型易感基因位点

来自芬兰奥卢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5个会让机体易于患上特应性皮炎的新型基因位点,基于三个广泛的生物样本库,本文而研究或能帮助科学家们理解该病发生背后的致病机制,或为后期科学家们开发新型疗法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

2021-09-20

PNAS:识别出参与膀胱癌生长发展的新型细胞通路

来自西达赛奈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控制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表达的多个关键成分,TERT是端粒酶的必要组成蛋白之一,在多种癌症类型中往往能发现高水平的TERT,其是控制细胞中TERT水平的DNA突变所导致的结果,即所谓的启动子DNA。

2021-09-16

Nat Metabol:科学家识别出机体肥胖和胰岛素耐受性发生的潜在原因并开发出行之有效的疗法

来自Monash制药科学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发现,肠系膜(肠道)淋巴管功能异常或许是导致肥胖和胰岛素抵抗的潜在原因,同时也是开发新型疗法的潜在靶点。

2021-09-26

Nature子刊揭示激肽选择性识别和缓激肽受体激活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蒋轶/徐华强团队联合王明伟团队,在Nature Structural & Molecular Biology上以Molecular basis for kinin selectivity and activation of the human bradykinin receptors为题发表研究成

2021-09-15

Oncogene:识别出能将正常细胞转化为肝癌细胞的特殊因子

识别出能将正常细胞转化为肝癌细胞的特殊因子

2021-09-08

Nat Neurosci:科学家识别出一种特定的神经回路 或能参与机体疼痛调节多巴胺神经元的机制!

来自中国浙江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调查了参与机体疼痛感知和压力的神经回路的特征,相关研究结果或能帮助理解人类和其它动物机体中疼痛影响获得性行为模式的机制。

2021-09-16

研究人员揭示黑素皮质素受体1钙离子介导激素识别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课题组联合研究员王明伟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alcium-mediated hormone recognition and Gβ interaction by the human melanocortin-1 receptor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

2021-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