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 Commun:非整倍性的获得或会驱动突变体p53相关的功能增益表型

来自范德堡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非整倍性或能驱动表达突变p53的细胞出现功能增益表型,相关研究结果或有望帮助开发靶向作用突变p53的新型疗法。

2021-09-04

拜耳P2X3受体拮抗剂eliapixant 2期临床达到疗效终点:显著降低咳嗽频率!

与安慰剂相比,eliapixant(75mg,每日2次)将24小时咳嗽次数在统计学上显著减少27%。

2021-09-07

超44万样本揭示:97%人群有癌症高遗传风险,健康生活方式可有效降低癌症发病率!

  癌症,全世界的人民公敌,发病原因复杂,经常被看作是遗传因素和生活环境因素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2016年,一项北欧双胞胎研究报告(Nordic Twin's Study)在经过长达32年随访、对20万对双胞胎进行研究后指出,癌症的遗传率预估为33%,该研究还揭示了前列腺癌、黑色素瘤、乳腺癌、卵巢癌和子宫癌等一系列癌症的遗传风险。而我们都

2021-08-16

Science子刊:重新激活保护性p53,抗癌新靶点eIF4A3登场 

众所周知,细胞的生长和分裂过程由基因控制,当这一正常过程出错时,细胞可能会生长失控形成癌症,并产生新的蛋白质继续为其提供营养。近期,瑞典Karolinska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锁定了其中一种蛋白质——eIF4A3。他们调查了该蛋白及其在癌细胞生长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并指出控制癌细胞中eIF4A3的过度生成将促使癌细胞发生变化,导致其停止分裂并最终死亡。相关研究成

2021-08-16

Redox Biology:蒿甲醚通过刺激ERK12-P90rsk-CREB信号通路对脑缺血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

缺血性中风是成人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之一。尽管这种疾病造成了经济负担,但可用的治疗选择仍然非常有限。除了抗血栓药物和低温治疗外,目前的治疗方法未能减少神经元损伤、神经功能缺损和死亡率,这表明开发新的、更有效的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方法是当务之急。本研究发现,蒿甲醚作为抗疟药已在临床上应用,能改善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缺损,缩小梗死体积和脑含水

2021-08-17

Cancer Research:低温是一种潜在的治疗p53突变肿瘤的新方法

肿瘤抑制基因p53在大约50%的人类肿瘤中发生突变。许多肿瘤相关的突变p53蛋白错误折叠成一种常见的、变性的构象,并在人类肿瘤中积累到高水平。在这些肿瘤中,p53的突变形式提供了促进肿瘤进展的功能。因此,靶向突变p53已经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癌症治疗方法。在这一期中,Lu和同事的研究支持了这样一个前提,即某些形式的突变p53对构象的温度敏感;这些形式的p53在

2021-08-09

Cancer Discov:揭示肿瘤抑制蛋白p53激活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来对抗癌症

2021年8月9日讯/生物谷BIOON/---肿瘤抑制蛋白p53因其被广泛研究的应对基因损伤的能力而赢得了“基因组守护者”的绰号。当它与受损的DNA结合时,它可以激活DNA修复蛋白,暂停细胞分裂过程,直到修复完成,或者在损伤不可逆转的情况下触发程序性细胞死亡。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瑞典卡罗林斯卡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P53还有另一个诀窍:它可以通过让癌细胞

2021-08-09

BJP:P2Y1受体缺失引发小鼠青光眼样病理

青光眼是导致失明的主要原因,它损害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高眼压(IOP)是青光眼的高危因素,因此通常使用局部降压药物进行治疗。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患者对目前的治疗都有足够的反应,因此有必要确定一个新的分子靶点来降低眼压。本研究旨在确定P2Y1受体是否能降低眼压。图片来源:https://bps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

2021-07-28

PNAS:长非编码RNA RMRP对肿瘤抑制基因p53的失活作用

P53失活与肿瘤的发生和耐药密切相关。在这里,作者确定了一种长的非编码RNA,即线粒体RNA加工内切核酸酶(RMRP)的RNA成分,它是p53的抑制剂。RMRP过度表达与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相关。异位RMRP通过促进MDM2诱导的P53泛素化和降解来抑制P53的活性,而RMRP的耗竭则激活P53通路。在体外和体内,RMRP还以p53依赖的方式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和

2021-07-22

英国药理学:CIAPIN1通过调节p53和JAK2-STAT3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重塑

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的异常增殖和迁移导致新生内膜形成,最终导致心血管增生性疾病。然而,这些细胞过程背后的分子机制还没有完全被理解。细胞因子诱导的凋亡抑制因子1(CIAPIN1)已被证实是一种抗凋亡分子,但对其在血管平滑肌细胞功能障碍中的靶基因和相关途径,以及其在血管损伤后新生内膜形成中的临床意义知之甚少。图片来源:https://doi.org/10.

2021-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