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ncer Cell:复旦大学刘杰/骆菲菲团队破解STING激动剂癌症治疗耐药之谜
在这项最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发现,STING 信号激活在触发抗肿瘤免疫的同时,还会诱导出高表达 PD-L1 的肿瘤单核细胞。
ACS Nano:清华大学蒯锐团队制备“洋葱式”多层脂质体,提高STING激动剂的抗肿瘤免疫应答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利用透明质酸和脂质分子层物理交联形成多层脂质体的方法,克服了传统纳米粒在系统给药时难以兼顾稳定性和细胞质递送效率的不足。
Science子刊:高金明团队开发纳米STING激动剂,诱导强大的抗肿瘤免疫
这项研究结果表明,“冲击-锁定”(shock-and-lock)的STING激动剂直接靶向cDC1提供了一种有前途的方法用于STING介导的癌症免疫治疗。
中国科学家将顺铂与STING激动剂组合成为一种单一分子来增强机体的癌症免疫反应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偶联物I或许能作为潜在的抗癌候选药物,其为后期科学家们基于小分子的癌症金属免疫疗法的开发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上海交大药学院合作发现肿瘤靶向的光控STING激动剂
靶向免疫检查点的抗肿瘤免疫疗法在临床上已获得巨大成功,但患者总体响应率较低。临床研究表明,免疫检查点抗体治疗的有效性取决于肿瘤预先存在的抗肿瘤T细胞反应。其中,先天免疫核酸感受通路中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
清华大学张从刚团队揭示微管去稳定剂联合STING激动剂的抗肿瘤免疫治疗策略及其机制
该研究深入解析了微管去稳定剂增强cGAMP-STING通路的分子机理。明确表明Podofilox通过抑制微管聚合,破坏STING激活后囊泡的正常转运并显著延缓了STING降解
Journal for ImmunoTherapy of Cancer:高效STING激动剂参与独特的骨髓通路来逆转胰腺癌免疫特权
成功的抗肿瘤免疫需要肿瘤微环境(TME)的促炎激活,以克服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耐受。该研究假设需要对肿瘤基质的促炎重编程和通过疫苗接种增强免疫启动来揭示对PDAC中检查点封锁的敏感性。
首个STING激动剂获批临床
成都先导发布公告,该公司创新药注射用HG381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得国家药监局默认许可,拟开展治疗晚期实体瘤临床研究。该产品是首个在中国获批开展临床试验的针对STING靶点的非核苷酸类激动剂。也是成都先导第3个获得临床试验许可的新药项目。另两个项目分别为HG030片(ROS1/NTRK双靶点抑制剂)、HG146(HDAC I/IIb亚型
STING激动剂研究获新进展
干扰素基因刺激蛋白STING(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是锚定在内质网上感受外源DNA入侵的重要衔接蛋白,通过靶向STING激活cGAS-STING信号通路诱导抗肿瘤天然免疫,已成为继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之后的免疫治疗“未来之星”。 STING与其配体cGAMP的结合可促进STING二聚或寡聚,进而募集丝氨
CAR-T疗法新搭档——STING激动剂
像诺华的Kymriah和吉利德的Yescarta这样的CAR-T疗法已经改变了一些白血病和淋巴瘤患者的命运,然而如何将这项技术应用于实体肿瘤是个挑战。长期以来,被称为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mulator of interferon genes,STING)的免疫通路一直受到肿瘤界的关注,也引起了大型制药公司的兴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