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研人员揭示肠癌DNA甲基化调控的新机制

DNA去甲基化酶TET2在调控DNA甲基化状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血液肿瘤中,TET2具有高频的基因突变,导致其活性丢失,但在肠癌等实体肿瘤中,TET2的失活形式和机制尚不清楚。

2023-09-06

哈尔滨医科大学团队发现,电针灸可有效激活调节免疫状态,破解MSS型肠癌免疫治疗困局

作为一项概念验证性的初步动物实验,本次研究为电针灸在MSS型肠癌中的临床探索奠定了基础,至于是否会打开电针灸全面助力免疫治疗使用的大门,那就要看后续科学家和临床工作者们的努力啦。

2023-11-22

JEM:血液干细胞的突变或会加速机体结肠癌的进展

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血液系统中常见的年龄相关的改变是如何促使特定的结肠癌生长地更快的。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这些影响效应或能被治疗性地靶向作用来减少肿瘤的生长并改善患者的生存情况。

2023-08-30

科学家们揭示了LINC00922调控的H3K27cr在促进结直肠癌转移中的一种新的调节功能

最近发现了一种翻译后修饰,称为赖氨酸巴豆酰化(Kcr),已在人类和小鼠细胞观察到。研究发现Kcr在干细胞、精子发生、急性肾损伤、HIV潜伏期、自噬、DNA修复和癌症进展分化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2023-11-21

香港中文大学于君团队发现,超量摄入可溶性膳食纤维促进结直肠癌进展的机制

由此看来,菊粉含量占比达到15%以上,才会显著促进结直肠癌的生长。

2023-11-22

《自然评论·临床肿瘤学》:一文读懂全球胃癌负担情况,以及如何/预防胃癌!

尽管发病率和死亡率近年来有下降趋势,全球胃癌疾病负担仍相当沉重,对Hp感染的有效管控配合胃镜筛查,才能进一步降低疾病负担,且对我国等胃癌高发国家效果更为显著

2023-05-10

《自然·代谢》: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团队发现肠癌对抗血管药物耐药的全新机制!

总的来说,叶文才/张冬梅/陈敏锋/夏良平等人的这项研究表明,ENO2可能是肠癌对抗血管生成治疗耐药的潜在预测生物标志物,也是逆转耐药的治疗靶点从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发布的数据来看,在2020年

2023-09-18

BMJ:超加工食品/含糖饮料或增加男性结直肠癌风险,而酸奶降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

食用超加工食品与女性结直肠癌风险之间没有关联。这可能是因为女性食用的超加工食品的成分与男性不同,像酸奶这样的超加工食品可能会抵消其他类型超加工食品对女性的有害影响。

2023-07-17

Cancer Cell:人工智能预测结直肠癌,精准肿瘤学的一大步

论文第一作者 Sophia J. Wagner 强调,当最终在临床常规中使用该算法模型,对活检组织的进一步支持,增加了该算法对患者的益处。

2023-09-07

JTO:德国科学家发现基于miRNA的液体活检或可用于肺癌早

综上,该研究开发了一个基于小RNA的血液检测模型miLung,准确性高,可用于用于吸烟人群的肺癌筛查。此外,通过干血斑采集证实,miLung在静脉血和毛细血管血中的检测效果是一样的,也就说miLung

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