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iphanol是一种天然化合,通过双靶向VEGFR2和COX2抑制血管生成

病理性新生血管是癌症和几种疾病的标志。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这样的观点,即抗血管生成治疗可以消除肿瘤血管生成,从而实现更长的无病生存期。

2021-12-15

美国FDA批准首创TSLP靶向单抗Tezspire:适用于广泛患者群体,无表型/生物标志限制!

Tezspire(tezepelumab)适用于广泛重度哮喘群体,将在哮喘领域掀起一场腥风血雨

2021-12-18

Nature:研究解析大麦叶绿体PSI-NDH膜蛋白超大分子复合空间结构

  光合作用光反应过程是在一系列镶嵌在光合膜上的蛋白质超分子机器中进行的,通过光驱动光系统II(PSII)和光系统I(PSI)反应中心电荷分离及光合电子传递,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ATP和NADPH),用于暗反应二氧化碳固定。PSI和PSII催化两种类型光合电子传递,分别为线性电子传递和环式电子传递。在环式电子传递路径中,由NDH蛋白复合物

2021-12-13

J Proteo:科学家有望利用当前的方法来揭示化学物质的不良生物学效应

来自瑞典林雪平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利用一种新方法识别出了机体中会被化学物质所影响的蛋白质,这种方法或能被用来发现在早期阶段发现是否一种物质会在有机体中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2021-11-29

《自然-代谢》发文:葡萄籽提取或可发展成为延寿特效药!

 年龄是慢性疾病的最大危险因素之一,包括心血管疾病、代谢紊乱、神经退行性病理和多种恶性肿瘤。衰老,是生命周期的一部分,是任何生命都无法逃避的过程。在生长过程中,衰老细胞的积累可以造成器官功能衰退和慢性病理的增加,这些细胞也形成了衰老相关的分泌表型(SASP)。注:衰老相关分泌表型(SASP)定义了衰老细胞表达和分泌多种细胞外调节剂的能力,包括细胞因

2021-12-15

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 NSP14/NSP10 RNA修复复合作为泛冠状病毒治疗靶点的研究

正如SARS-CoV-2大流行所强调的那样,人畜共患病冠状病毒蔓延到人类群体的风险要求开发泛冠状病毒抗病毒药物。现有的抗病毒核糖核苷/核糖核苷酸类似物,如瑞德西韦,会被病毒校对核酸外切酶NSP14-NSP10复合物所降低。

2021-12-17

KEAP1/PGAM5复合的新作用:诱导自噬的ROS传感器

当ROS的产生超过细胞的抗氧化能力时,细胞需要消除导致ROS产生过多的有缺陷的线粒体。有人提出,移除这些有缺陷的线粒体涉及到自噬,但这一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2021-12-07

Systems Microbiology and Biomanufacturing:阐述谷物醋酿造微生态系统中的“蝴蝶效应”——非优势微生物欧洲驹形杆菌在群落中的关键作用

 近日,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许正宏教授团队针对非优势微生物在传统酿造谷物醋中的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Komagataeibacter europaeus improves community stability and function in solid-state cereal vinegar fermentation cosystem

2021-12-06

CANCER CELL:探索非小细胞肺癌的潜在生物标志

近段时间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针对circRNAs开展了相关生信分析研究,以了解其对NSCLC的发生发展所起到的作用。

2021-12-02

葡萄籽提取或有望延长人类寿命!

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注射一种名为PCC1(原花青素C1,procyanidin C1)的物质或许能有效延长老年小鼠的寿命,PCC1是一种存在于葡萄籽提取物中的化合物,文章中,研究人员描述了PCC1和小鼠寿命延长之间的关联,以及他们如何利用PCC1进行相关研究。

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