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ACS Nano:利用磁性纳米复合让NK细胞更有效地治疗实体瘤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费恩柏格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用磁性纳米复合物提高自然杀伤细胞(NK)的功能有望使癌症免疫疗法更加有效地治疗实体瘤。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ACS Nano期刊上。

2022-01-05

Cancer Res: 角蛋白17在肿瘤标志中的致癌作用

有一个尚未得到满足的需求,即确定和验证肿瘤特异性治疗靶点,以实现更有效的癌症治疗。患者临床特征的异质性以及肿瘤的生物学和遗传学特征给优化治疗干预措施带来了重大挑战,包括开发新的、更有效的精确医学。

2021-12-31

Mol Psych:科学家识别出人类抑郁症及对抗抑郁疗法反应的特殊生物标志

来自伊利诺伊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血液检测技术,其或能为诊断抑郁症提供一种简单的生化标志物,同时也能揭示个体患者接受药物疗法的治疗效果。

2022-01-07

英矽智能宣布在12个月内发现两款靶向PHD2的临床前候选化合

英矽智能(InsilicoMedicine)今天宣布,公司已提名两款临床前候选化合物ISM012-077和ISM012-042,分别用于治疗肾性贫血和炎症性肠炎。

2022-01-05

高原鼠兔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对苦马豆素化合的响应研究获进展

   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是青藏高原特有的植食性小哺乳动物,在过度放牧地区,高原鼠兔种群呈现出爆发性增长模式,从而进一步加剧了草地生态系统的退化。以棘豆属(Oxytropis)植物为代表的毒杂草是退化草地优势物种,该类植物含有大量的次生代谢物苦马豆素(SW,swainsonine),可导致牲畜中毒,但

2021-12-29

Nature:推出一种新的药物发现工具,可以筛选超过110亿个化合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验证了V-SYNTHES,这是一种新型的计算方法,由南加州大学的Vsevolod Katritch博士开发,允许科学家们首先确定称为synthon-----分子内的假设单元---的构成单元(building block)的最佳组合。

2021-12-23

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金属配合免疫治疗研究领域取得新进展

理想的肿瘤治疗不仅要破坏原发肿瘤,还要提高肿瘤微环境的免疫原性,以达到良好的抗肿瘤免疫效果。近年来,光动力治疗(PDT)被证明也能产生免疫刺激,但肿瘤组织缺氧及极低的免疫原性严重制约了PDT过程中适应性免疫的充分激活。因此,迫切需要开发在缺氧条件下仍具有较高的光动力效率、并能有效增强肿瘤免疫原性的新型光敏剂。近日,中山大学毛宗万教授、曹乾副教授团队设计开发了

2021-12-22

Cancer Research:揭示肿瘤干细胞标志ALDH1A1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乳腺癌的新机制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在多种肿瘤组织内存在一小部分致瘤能力特别强、分化程度极低并具有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及多向分化特性的细胞,称为“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醛脱氢酶1A1(Aldehyde  dehydrogenas 1A1,ALDH1A1)是乳腺肿瘤干细胞(Breast Cancer Stem Cells,BCS

2021-12-26

Sci Rep:新型生物标志或能帮助预测人群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易感性

来自华盛顿州立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来自脸颊拭子的细胞或能揭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生物标志物,这或许有望帮助开发一种新方法在疾病发生之前帮助进行诊断并开始患者的治疗。

2021-12-22

Arthritis Care & Res: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和生物标志来开发个体化的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法

来自梅奥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AI)和药物基因组学技术来预测患者如何对疗法产生反应以及如何对患者进行护理。

2021-1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