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子刊:华人学者发现肿瘤通过细胞外囊泡促进T细胞衰老的新机制,为解决癌症免疫治疗耐药带来新思路
该研究发现,含有 PD-L1 的肿瘤来源的细胞外囊泡(tEV)可驱动人类和小鼠的 T 细胞衰老及免疫抑制。
2025-02-17
Cancer Cell:复旦大学曹志伟/陈海泉团队绘制小细胞肺癌空间单细胞图谱,揭示其空间分子异质性及免疫互作生态位
该研究通过空间多组学揭示了非小细胞肺癌的肿瘤异质性和免疫微环境动态,提出了 MT2 生态位作为患者预后和免疫治疗响应的新标志,为小细胞肺癌的精准分型和治疗策略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5-02-26
《自然》:mRNA疫苗打造超长待机抗癌T细胞!RNA新抗原疫苗可激活胰腺癌中的T细胞,激发针对胰腺癌的长期免疫活性
研究的结果为mRNA疫苗作为癌症辅助治疗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特别是在针对肿瘤突变新抗原的个体化治疗方面。
2025-03-05
《自然·癌症》:巨噬细胞又有新花招!复旦大学发现全新巨噬细胞亚型促肝癌的新机制
该研究利用整合多组学分析的方法,为全面了解HCC肿瘤微环境的空间异质性和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新的视角,并强调了VIM高表达巨噬细胞和Treg细胞相互作用在HCC进展中的作用。
2024-10-07
Cell子刊: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诱导癌细胞铁死亡
为了使IKE具有PD-L1靶向性,研究团队使用了抗体纳米凝胶偶联物(ANC)平台,将PD-L1抗体偶联到纳米凝胶(Nanogel)上,纳米凝胶封装了未修饰的IKE。
2024-12-06
Nat Genet:通过表观遗传疗法激发转座子新抗原,推进癌症免疫治疗
研究团队以胶质细胞瘤为模型,成功证明了表观遗传疗法激活转座子,从而产生更多转座子新抗原的可能性,为将来表观遗传疗法和免疫疗法的联合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
2024-09-06
Nature:新研究揭示肠道中的肠嗜铬细胞触发慢性疼痛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北京大学、南澳大利亚健康与医学研究所和阿德莱德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某些称为肠嗜铬细胞(enterochromaffin, EC)的肠道细胞通过检测有害刺激并释放
2025-02-21
研究开发出通用型高通量单细胞多组学新技术
该团队自主研发了新型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UDA-seq,基于组合标记技术路线优化升级广泛使用的液滴微流控平台,实现了细胞通量和假单细胞率的“解偶联”,突破了通量限制。
2025-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