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un Biol:肠道菌群“社交网络”大揭秘——你的年龄和生活方式,它们都知道!
来自巴黎西岱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进行的一项突破性研究显示,通过分析肠道菌群的“社交网络”,我们或能以三倍于传统方法的准确度预测一个人的年龄,还能解读其生活方式!
CRM:口腔健康,关乎癌症!复旦团队发现,口腔微生物群参与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找到特定细菌和代谢通路
模型分析显示,口腔微生物组特征可用于ESCC分类,具有独立增益价值,对疾病早期识别或有帮助。
郑军华/翟炜团队与分研院刘尽尧团队联合攻关肠道菌群与肾癌研究,最新成果发表在Cell子刊
该研究不仅揭示了肠道菌群在肾癌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为ccRCC的防治提供了全新的微生态治疗思路,为未来益生菌抗癌策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免疫》:膳食纤维抗癌新机制!科学家发现,肠菌代谢膳食纤维产生的丁酸,会诱导肿瘤引流淋巴结中CD8阳性T细胞的干性
这项研究成果表明,膳食纤维会增强微生物产生丁酸,丁酸会激活肿瘤引流淋巴结中T细胞的转录调控因子FOXO1信号通路,促使干细胞样特征的肿瘤特异性T细胞富集,进而增强对黑色素瘤的控制。
Nature:数百种人类肠道噬菌体的发现为研究肠道微生物组提供了新的途径
这项工作为合成生物学、生物技术和微生物组疗法的未来应用奠定了基础;这是在解码人类肠道'病毒暗物质'道路上迈出的重要一步。
研究发现性腺共生菌稳态是影响黄鳝性反转自然发生的重要因素
研究团队揭示了黄鳝卵巢和精巢中的细菌微生物群落特征,通过与肠道、皮肤和血液三个不同生态位中微生物群落进行比较分析和溯源,发现黄鳝性腺菌群主要来自于肠道和血液。
Nature子刊:多发性硬化症与独特的口腔微生物组相关联
这些发现提供了迄今为止关于MS中口腔微生物、细菌功能和宿主代谢之间关系最详细的视图之一。
警惕“超级大肠杆菌”!它堵死肠道细胞“自我牺牲路”,新研究破解抗耐药密码
这项研究表明,致病菌可以阻止受感染细胞被排出。这是一种与我们以往所见完全不同的策略。一些细菌试图隐藏不被检测到,但这种细菌实际上阻断了细胞的逃生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