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姆病疫苗尚不存在,但每年注射一次抗体有望预防感染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莱姆病已经成为一种潜伏的流行病。这是一种被蜱虫叮咬后传播的细菌引起的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症状可能包括关节炎、心脏和神经系统问题。它是美国最常见的蜱传疾病,据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每年大约有30万人可能感染这种疾病。几十年来,科学家、医生和生态学家一直致力于减缓携带致病细菌的莱姆蜱和黑脚蜱(即鹿蜱)的传播。
COVID-19为什么会导致味嗅觉丧失?和其他情况有何不同?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2020年3月,谷歌搜索"尝不出食物味道"或"为什么我闻不到味道"的短语在世界各地激增,尤其是在COVID-19疫情最严重的地区。尽管如此,我们中的许多人都经历过因为感冒或流感而暂时改变食物口味的经历。那么,由SARS-CoV-2病毒引起的COVID-19在影响嗅觉和味觉方面是否有特殊之处呢?John E H
惊人发现!一种糖竟然可以杀死癌细胞!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和体内的任何细胞一样,癌细胞需要糖--即葡萄糖--来为细胞的增殖和生长提供燃料。特别是癌细胞代谢葡萄糖的速度比正常细胞要高得多。然而,南加州大学维特比化学工程和材料科学系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常见癌细胞的弱点:糖缺乏灵活性。也就是说,当癌细胞接触到一种不同类型的糖-半乳糖时,细胞无法适应,将会死亡。该发现由化学
Nature:警惕!新冠病毒可能引发糖尿病!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4月中旬,来自德国基尔的18岁学生Finn Gnadt得知,尽管他感觉良好,但却感染了SARS-CoV-2冠状病毒。Gnadt的父母在奥地利乘船游览后生病了,所以他的家人接受了病毒抗体测试,病毒抗体是对感染的反应。Gnadt以为自己没有受到感染,但几天后,他开始感到疲惫不堪,而且极度口渴。5月初,他被诊断出患
悲剧!Nature表明与白血病相关的血细胞突变是不可避免的,且存在人种差异!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日本理化研究所综合医学中心(RIKEN IMS)的研究人员的一项新研究报告了日本人和欧洲人血细胞突变的差异。研究发现,这些临床前突变与不同类型的癌症密切相关,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欧洲人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比率较高,而日本人患T胞白血病的比率较高。这项研究发表在6月24日的《自然》(Nature)杂志上。我们的血
Nature:一针变出神经元,消除小鼠帕金森氏症!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付向东博士在他的整个职业生涯中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对某件事如此感兴趣过。他长期研究RNA以及与之结合的蛋白质的基本生物学。但目前的一项发现将付教授送入了一个全新的领域:神经科学。几十年来,付教授和他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医学院的团队研究了一种叫做PTB的蛋白质,这种蛋白质以结合RNA和影响细胞中哪些基因被开启或关闭
Nature:揭示化学物质导致复杂细胞突变和癌变的机制!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对某些有害物质为何能如此有效地导致癌症的新见解有助于寻求更好的治疗方法。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化学物质是如何改变细胞,帮助它们避开身体的免疫系统,并建立对癌症药物的抵抗力。科学家们追踪了一种有毒物质的影响--类似于在烟草、废气和一些植物中发现的化合物--以便更好地了解化学物质是如何导致我们细胞的DNA突变的。图片
Nature重大突破!IL-18BP是一个分泌型免疫检查点!人工IL-18显著抑制肿瘤!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耶鲁大学的研究人员在6月24日的《自然》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了一种"干扰信号",可以阻止一种叫做白细胞介素18 (IL-18)的强大免疫系统刺激因子进入肿瘤,包括那些对传统免疫疗法有耐药性的癌症。研究小组创造了一种不能被堵塞的IL-18,并显着减少了对当前免疫疗法有抵抗力的小鼠体内的肿瘤。白介素-18是一种
Cell:一群特殊细胞促进癌细胞转移和躲避免疫系统!
2020年6月27日讯 /生物谷BIOON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处于皮肤癌生长前沿的特殊细胞会抑制免疫反应,促进癌症入侵。针对这些细胞可能导致有效的治疗。斯坦福大学医学院(Stanford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的研究人员发现,一群聪明的癌细胞聚集在生长中的皮肤肿瘤的前沿,引导其转移,并帮助其避开人体的免疫系
生物谷推荐:6月必看的重磅级研究Top10
转眼间6月份已经接近尾声了,这个月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一下呢?小编根据本月新闻的类型、热度和研究领域筛选出了本月的重磅级研究Top10,与大家一起学习。图片来源:CC0 Public Domain【1】BJCP:低剂量阿司匹林或会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但却会增加机体胃肠道和颅内出血风险doi:10.1111/bcp.14310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