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发现,进食时间延后会增加饥饿感,改变食欲调节激素分泌,减少白天能量消耗

减肥是一个长久的议题,我们都知道,目前针对肥胖的行为干预主要包括减少饮食能量摄入和/或通过运动增加能量消耗两部分[1]。然而,这些行为干预往往效果持续时间比较短暂[2],

2022-11-21

Science:时间限制性进食通过增加脂肪细胞产热来限制体重增加和缓解肥胖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西北大学和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每日昼夜节律的活跃阶段,脂肪细胞的产热增加可以限制小鼠的体重增加。

2022-10-26

PNAS:白天进食或许更有益于机体的心理健康

来自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吃饭的时间或许会影响机体的心理健康,包括机体抑郁症和焦虑症相关情绪的水平。

2022-09-23

临床试验发现,每天在7-15点间进食,14周减重效果优于不限时

虽然已经有点过气了,但是“拜拜甜甜圈、珍珠奶茶方便面、火锅米饭大盘鸡,拿走拿走别客气!”这首《卡路里》也是风靡过大街小巷,唱出了无数减肥人士心声的。

2022-08-26

中国科学家首次发现,54℃热刺激会激活促癌通路,促进食管鳞癌的发生和转移

马上就到中秋啦!又可以和家人团聚在一起,围着热气腾腾的饭菜,觥筹交错之间,互相夹菜,“尝尝这个,赶紧趁热吃!”

2022-08-26

植入脑机接口操控机械臂,让瘫患者实现独立进食

这名上半身几乎瘫痪的患者的左右手做出微小的动作,通过脑机接口控制两只机械手臂使用刀叉切下甜点中的一小块,并用叉子送到嘴边进食。完成整个过程耗时不到90秒,实验成功率为85%(20次实验成功了17次)。

2022-07-04

Nature子刊:研究发现肝脏能够调控大脑,影响进食行为

这些研究发现有助于治疗饮食失调和相关代谢性疾病,也提示了我们肝脏可能是饮食行为的重要驱动力,也说明了对大脑的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大脑本身的研究。

2022-07-01

Nature子刊:晒太阳会促进男性分泌饥饿素,从而刺激进食和增重,而女性不受影响

阳光照射会通过皮肤内脂肪组织分泌饥饿素(ghrelin)来刺激男性(雄性)的进食和增重。

2022-07-12

《科学》:七分饱真延寿,进食时间有讲究

符合生物钟的进食节律可通过对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的调控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2022-05-09

Nature Communications :协和医院临床试验证实,过午不食的限时进食方式,更有利于代谢健康

  禁食(Fasting),是指在一定时间内不食用或少食用食物,通常持续时间从12小时到3周不等,有许多研究表明,禁食可以延长多种实验生物的寿命。许多前瞻性临床试验也表明,禁食可以减少与衰老相关的疾病的风险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禁食还可以增加对各种氧化应激的抵抗力,例如急性手术应激。此外,还有研究表明,禁食能够增强癌症治疗

2022-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