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已有10款间充质干细胞药物获批上市,前景可期!
美国著名生物学家乔治·戴利曾说过:“如果说20世纪是药物治疗的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细胞治疗的时代。”如今,细胞疗法已经成为一种颇具前景的治疗方式
Nature:揭示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在有丝分裂期间维持细胞的身份
当细胞发生分裂时,它保留了关于如何生长的信息和关于成为什么类型的细胞的指示。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圣犹达儿童研究医院的研究人员对这些过程如何运作有了新的认识,揭示了SWI/SNF染色质重塑复合物以
间充质干细胞线粒体转移/传递治疗潜能背后的机制
线粒体是真核细胞能量代谢和细胞活动所必需的,通过氧化磷酸化(OXPHOS)和三磷酸腺苷(ATP)的产生为细胞的生理功能提供所需的能量。此外,适当的线粒体功能是控制细胞应激、细胞内稳态和自噬所必需的。
人类红细胞发育中核压缩过程的染色质结构动态与机制 研究取得进展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人类红细胞终末分化过程中,异染色质的大规模重构可能是染色质压缩的主要贡献力量,且染色质拓扑相关结构域(topologically associating domain,TAD)发生大规
研究阐明胞质内多聚腺苷酸化调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的机制
综上,研究发现,在斑马鱼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Cpeb1b介导的shha mRNA胞质多聚腺苷酸化能增强其翻译效率,从而提高Shha蛋白水平。
Sci Transl Med:一种新药或有望通过靶向作用癌细胞的脂质代谢来抵御胶质母细胞瘤
来自麻省总医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一种抑制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1(SCD,stearoyl CoA Desaturase 1)的药物或能干预上述过程,当给患有胶质母细胞瘤的小鼠用药时
细胞间代谢物交换竟可延长彼此的寿命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柏林夏里特医学院、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和剑桥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利用酵母细胞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当细胞与其他细胞交换代谢产物时,它们的寿命更长。
我国科学家开发监测细胞间直接接触通讯的技术
监测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间通讯对于理解胚胎发生和肿瘤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至关重要。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开发了一种用于监测小鼠细胞-细胞动态接触的技术
《细胞》子刊:一周高脂饮食,就成“吸油”体质!科学家发现,短期高脂饮食会诱导肠道干细胞向脂质吸收型上皮细胞分化
众所周知,肥胖对健康的长期不利影响包括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以及肿瘤等发病风险。作为当代都市“打工人”,辛勤工作之余最快乐的莫过于来上一顿烤肉大猪肘子抚慰疲惫的灵魂,
CAR-T,CAR-NK联合间充质干细胞,攻克实体瘤的新希望
谈及癌症,人人都十分惶恐,全球范围内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不断攀升,据统计[1],2020 年全球癌症发病率为 247.5/10 万,死亡率为 127.8/10 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