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复旦大学程田林/赵兴明团揭示碱基编辑器的遗传毒性并改造优化

传统认为的高安全性CBEs会显著诱导DNA双链断裂,最终导致安全风险。研究团队进一步通过蛋白质工程改造对多种代表性胞嘧啶脱氨酶进行优化升级,显著降低了CBEs诱导DNA双链断裂的安全风险

2023-10-20

Nature子刊:光遗传学工具LiSmore助力精准细胞免疫疗法

综上,光遗传学工具LiSmore的应用可实现蓝光作用下时空特异性地激活STING信号通路,与STING小分子激动剂相比,LiSmore的应用避免了系统性给药带来的STING通路过度激活、泛细胞激活带来

2023-09-13

Nature:揭示人类mtDNA拷贝数和异质性的核遗传控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布罗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探讨了与线粒体DNA(mtDNA)质性和核遗传学影响有关的几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他们全面阐述了mtDNA相互作用背后的分子机制及其对人类健康和进化的潜在影

2023-09-21

研究发现年轻人群脑血流量在特定脑区有中等遗传

血液灌注是指流经一个器官或组织体的毛细循环血流速率,是所有器官的重要生理特性,对大脑具有重要意义。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重量仅占体重的2~3%,但正常成人全脑血流量约为800~1000毫升/分钟,占

2023-09-22

Hepatol Commun:KDM6B的表观遗传缺失赋予了NAFLD相关肝细胞癌对脂毒性的抵抗力

由肝脏脂质代谢异常引起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罹患肝细胞癌(HCC)的风险增加有关。NAFLD相关 HCC 进展的分子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2023-10-23

Nature子刊:复旦大学郁金泰/程炜团队揭示脑室形态的遗传基础及其与神经精神疾病的关系

根据内表型假设,定义为内表型需满足以下标准:1)可遗传;2)与疾病相关;3)独立于个体的临床症状;4)在家庭中内表型和疾病共分离。

2023-10-23

《自然·遗传学》:让癌细胞“疯”死!科学家首次证实,过度激活促癌通路会杀死癌细胞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博德研究所的William R. Sellers团队,找到了一个反其道而行之的抗癌新思路!

2023-10-13

科研人员探究兽类寿命演化相关遗传特征

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哺乳动物的寿命表现出较大的差异(超过100倍)。一直以来,这种自然差异备受关注,因而科学家致力于揭秘决定寿命的进化力量和分子特征。在哺乳动物中识别长寿相关的遗传变异,是揭示这种自然

2023-08-11

天然产物通过影响组蛋白甲基化/去甲基化来调节表观遗传机制:靶向癌细胞

遗传信息由组蛋白包装在细胞核中,这允许DNA分子在有限的核空间内进行必要的紧凑。组蛋白的八聚体(由两个拷贝的H_2A、H_2B、H_3和H_4组成)构成核小体的核心

2023-09-26

Nat Commun:识别出与机体静息心率和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相关的新型遗传突变

在观察性和孟德尔随机研究中,静息心率与心血管疾病和死亡率有关。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

2023-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