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普方生物宣布完成七千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推进新型抗体偶联药物(ADC)的临床开发

本轮融资由红杉中国领投,现有投资方,礼来亚洲基金、元禾控股、长安资本、洲嶺资本和险峰旗云参与。

2022-06-05

核酸药物: Rab18是GalNAc偶联siRNA诱导Hep3B细胞沉默的关键调控因子

小干扰RNA(SiRNAs)是一种通过RNA干扰(RNAi)途径特异性降解靶基因mRNA的短小(20-25bp)双链RNA分子。

2022-06-01

Science子刊:给患者自身的抗肿瘤抗体精确偶联T细胞靶向结构域,有望开发出真正个性化的癌症疗法

众所周知,癌症很难治疗的原因之一是,每个患者的情况都可能大不相同。因此,大多数靶向疗法只对一小部分癌症患者有效。

2022-06-05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β-arrestin激活机制

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批准的所有药物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药物靶向一个大型的生物分子家族,即所谓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GPCR的职责是触发细胞对胞外刺激的反应。人体中存在800多种不同的

2022-04-30

靶向CD79b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将以出色的疗效带来淋巴瘤的治疗新时代

在人类与癌症的漫长斗争史上,第一个有“精准治疗药物”的癌症是什么呢?

2022-05-12

Molecular Therapy :开发针对实体瘤的新一代全人源纳米抗体偶联药物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稳定性高、分布快、肿瘤穿透性强的全人源纳米抗体偶联药物(UdADC),并在肿瘤类器官、肿瘤微球及小鼠肿瘤模型中均证实了该类新型药物相比传统抗体偶联药物具有显著优势。

2022-04-28

Nature及其子刊首次揭示转录偶联修复在细菌DNA损伤修复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与传统观点相反的是,第一项研究发现RNA聚合酶是整个NER复合物组装的支架,也是DNA损伤的主要传感蛋白。

2022-04-11

Cell:揭示G蛋白偶联受体通过纳米空间进行信号传递

活细胞暴露在各种刺激之下。无数的信使分子停靠在它的表面上,细胞膜上的受体接受传入的“命令”。然后,这会触发信号级联反应在细胞内,最终通过产生或分解物质,或通过在细胞核内开启和关闭基因来做出反应。如今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马克斯-德尔布吕克分子医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这些过程远比以前想象的要复杂。

2022-03-23

合成病毒粒子揭示SARS-CoV-2刺突糖蛋白的自适应性偶联机制

SARS-CoV-2感染是目前主要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了解。SARS-CoV-2 spike (S)糖蛋白由一个高度保守的游离脂肪酸结合蛋白(FABP)组成,其功能和进化选择优势仍然未知。此外,由于活病毒异质性和大分子变异,揭示FABP对COVID-19调控机制较为困难。在本研究中,为了阐明FABP的功能及其对COV

2022-03-09

礼来与ImmunoGen签订17亿美元协议:开发新型喜树碱抗体偶联药物!

camptothecin(喜树碱)是一类重要的靶向I型拓扑异构酶的抗癌药物。

202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