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 Systems:新研究表明BRAF抑制剂与SFK抑制剂组合使用有望更有效治疗色素

这项研究的一个关键发现是,该团队将SFK活化与活性氧(ROS)联系起来,活性氧是在BRAF抑制下形成的细胞应激反应。随着活性氧水平的飙升,SFK活性飙升,帮助黑色素瘤细胞耐受治疗。

2025-03-28

Cell:新研究揭示血管周围神经元如何构建三维血管结构来保持视网膜健康

迄今为止,关于血管和神经系统之间存在关联的大多数研究都受到了技术的限制,这使得科学家们只能拍摄二维图片。

2024-06-04

iScience:新研究发现四种胞外基质蛋白的共同缺失会导致视网膜功能严重受损

通过视网膜电图分析,研究人员发现这些基因敲除小鼠的视杆细胞和双极细胞(bipolar cell)在视觉处理过程中表现出功能缺陷。

2024-02-24

科研人员首次发现肠道细菌介导遗传性视网膜疾病,并提出抗菌/肠道基因治疗的全新防控方法

新研究成果开辟了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与肠道微生物的全新研究方向,给CRB1相关遗传性致盲眼病的治疗带来了新曙光,并可能对更广泛的眼部疾病产生影响。

2024-03-17

PNAS:移植干细胞衍生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有望治疗老年性黄斑变性

老年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 AMD)是导致老年人不可逆性失明和视力损伤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新加坡科技研究局、新加坡国立大学、新

2023-09-30

天工所开发AAV介导的碱基编辑疗法,改善视网膜色素变性小鼠表型,校正效率高达49%

“研究结果最终将为人体试验的剂量外推提供依据。此外,使用光感受器特异性启动子,例如 RHO,可以通过限制视杆细胞中 BE 的表达来增强治疗的安全性和功效。”

2023-08-21

研究发现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视网膜病变的诊断新指标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陈有信团队与血液内科冯俊团队于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中科院1区)发表题为“Multimodal Imaging Char

2023-09-26

Nature子刊:我国科学家发现基于自愈外泌体装载微胶囊的新型伪细胞制剂有望治疗多种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和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基于自愈外泌体装载微胶囊(self-healing exosome-loaded microc

2023-10-26

研究揭示脑脊液IL-10与玻璃体视网膜淋巴瘤关系

近日,北京协和医院眼科张美芬教授团队在《美国眼科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 中科院1区)上发表题为“Cerebrospina

2023-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