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科学家发现微生物群重塑肿瘤微环境的新机制
近期,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的研究团队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可通过影响单核吞噬细胞系统重塑肿瘤微环境。该研究在《Cell》上发表,题为:Microbiota triggers STING-type IFN-dependent monocyte reprogramming of the tum
Gastroenterology:临床研究表明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羧甲基纤维素会破坏肠道菌群和代谢环境
在一项新的临床研究中,来自美国佐治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法国国家健康与医学研究院(INSERM)和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指出一种广泛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即羧甲基纤维素(carboxymethylcellulose, CMC),改变了健康人的肠道环境,扰乱了有益细菌和营养物的水
微周刊 | deucravacitinib有望成为首款获批TYK2抑制剂、抗帕金森病药物获15美元投入...
2021已经接近尾声,生物医药行业瞬息万变,从即日起,作为行业重要的参与者和亲历者,我们将每周复盘生物医药行业动态,立足当下,展望未来。
研究揭示海洋鱼类的恒温演化与环境适应机制
近日,由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科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LMB)研究员林强团队和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教授王大志团队等合作完成的海洋鱼类恒温与环境适应机制解析的最新研究进展,发表在The Innovation(《创新》)上。在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恒温物种的出现是一个重大进化转变。传统认为,哺乳类和鸟类是典型的恒温动物,
微藻病虫害防治研究中取得进展
小球藻生长速度快、细胞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多糖、色素、油脂、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保健、化妆品和饲料领域。近年来,小球藻在生物能源和环境治理等领域的应用也受到关注。然而,小球藻规模化培养过程中易发生生物污染,其中以食藻性浮游动物的危害最为严重,成为制约小球藻产业健康发展的关键技术难题。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微藻生物技术
细胞外囊泡在衰老微环境和年龄相关疾病中的作用
细胞衰老是在特定的衰老微环境中,在不同的应激源的作用下,细胞持续的低增殖状态。衰老细胞具有双刃剑效应:它们在生理上对组织修复、器官生长和身体内环境稳定有利,但在衰老相关疾病中可能有害。
人体研究首次证实,模拟断食饮食能“饿死”癌症患者体内的免疫抑制细胞,营造更有利的免疫环境
近期,意大利国家癌症研究所和米兰大学团队,报告了一项以严格限制热量的“模拟断食饮食”(Fasting-mimicking Diets,FMD),辅助癌症治疗的人体临床研究初步结果。这项研究发现,FMD法断食对癌症患者安全可行,并使全身代谢明显改变,减少免疫抑制性细胞数量,还有提示抗肿瘤免疫应答更强的标志物升高,有望为抗癌治疗打好基础,甚至协同增效
我国科学家研制出用于治疗脑胶质瘤的蚕丝蛋白颅内植入式可降解微针贴片
围绕以脑胶质瘤为代表的重大脑疾病临床治疗中对颅内植入式医疗器械的迫切需求,我国科学家团队创新性地开发出基于蚕丝蛋白的异质、异构、可降解微针贴片,相关成果于近日以题为“Silk Microneedle Patch Capable of On-Demand Multi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for Gli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