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ure子刊:通过抑制局灶黏附激酶使腺泡向β样细胞转化,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该研究证明抑制局灶黏附激酶的激酶活性可以将腺泡细胞转化为产生胰岛素的细胞,并可能为治疗糖尿病提供一个有希望的策略。
2024-05-18
Cell Discovery | 新突破:改良Cas13d实现高效的胞浆RNA靶向治疗
研究中开发的核质转运Cas13d能有效将CRISPR RNA(crRNA)从核内转移到细胞质,实现了在细胞质内靶向降解RNA。
2024-04-19
南京邮电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自体细胞外囊泡生物合成植入物的机电刺激调节肠道菌群
宿主ev在体内细胞和微生物之间的沟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为有效调节微生物群和疾病干预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天然自体治疗方法。
2024-05-1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研究者们创造"合成生物学创造奇迹:细菌囊泡携带BMP-2,精准修复骨质疏松症,重塑骨骼健康
BMP-2是一种众所周知的生长因子,具有促进骨再生、增加骨强度和密度的能力,是一种可以促进骨再生的生长因子。
2024-05-15
浙江大学研究者们揭示了来源于M2样巨噬细胞的细胞外囊泡以miR-709介导的方式减轻急性肺损伤
该研究表明,m2φ - ev在ALI/ARDS的发病机制中发挥保护作用,部分由miR-709介导,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和治疗ALI/ARDS提供了一种潜在的策略。
2024-05-11
Analytical Chemistry发表基于纳米传感器检测胞内microRNA的研究成果
该研究报道了一种在金纳米粒子(AuNPs)表面构建的双熵驱动扩增系统,以实现miRNA-21的荧光测定和细胞内成像。双熵驱动的放大策略将燃料链内部化,以避免传统熵驱动放大策略中额外添加的复杂性。
2024-03-17
南大团队发现,年轻血浆中的小细胞外囊泡可通过改善线粒体代谢,逆转衰老相关功能障碍
在年轻sEV治疗后,雄性衰老小鼠的生育能力有了显著改善,精子质量和睾丸功能提升,交配实验中胚胎着床和子代数量都显著恢复到接近年轻小鼠的水平。
2024-04-18
Cell | 南方科技大学张明杰团队揭示细胞内短距离囊泡运输的新机制:相分离在神经传递中的角色
该研究发现Pclo响应Ca2+并通过与SVs相分离,可以从突触蛋白聚集的凝聚物中提取SVs。
202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