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研究开发出纳米药物免疫联合疗法促使“冷”肿瘤转变为“热”肿瘤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医药所高分子中心副研究员李洋团队有关新型肿瘤穿透纳米凝胶药物免疫联合疗法的研究成果以Reinforcing the Combinational Immuno-Oncotherapy of Switching “Cold” Tumor to “Hot” by Responsive Penetrating

2021-09-04

Cancer Res:揭示嗜酸性粒细胞增强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机制

2021年9月14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作为一种白细胞,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被招募到对抗肺部中癌症转移的战斗中来。嗜酸性粒细胞自身产生破坏性的蛋白质,同时招募免疫系统的抗癌T细胞。他们的发现有助于开发基于T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之间合作的癌症免疫治疗的创新方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

2021-09-14

Science:揭示肠道微生物组中的肠球菌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抗肿瘤反应机制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发现在肠道微生物组中肠球菌属的成员能够改善小鼠肿瘤模型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反应。

2021-08-30

罗氏SERD疗法giredestrant新辅助治疗ER+/HER2-绝经后早期乳腺癌:显著抑制肿瘤增殖!

与阿那曲唑相比,giredestrant治疗显著降低Ki67,这是衡量肿瘤增殖的预后标志物。

2021-09-21

Nat Cancer:肺部驻留棒状细胞激活后释放的分泌因子可增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由排列在肺部气道的棒状细胞分泌的抗免疫抑制因子。他们发现在一种肺癌小鼠模型中,这些棒状细胞因子能抑制高度强效的称为髓样源性抑制细胞(MDSC)的免疫抑制细胞。

2021-09-21

免疫学新药!赛诺菲首创口服可逆BTK抑制剂rilzabrutinib治疗天疱疮3期临床失败!

rilzabrutinib是一款口服可逆共价BTK抑制剂,正开发用于治疗免疫介导性疾病。

2021-09-10

Cell:免疫分子CD28缺失可能解释了为何一些HPV感染者会长出角状肿瘤

除了只有一小部分回复变异型记忆CD4+T细胞除外,这名患者的T细胞表面上没有可检测到的CD28。T细胞的发育几乎不受影响,而且T细胞对CD3和CD2有反应,但对CD28的刺激没有反应。

2021-09-15

研究发现深海细菌多糖通过靶向I型胶原蛋白抑制肿瘤转移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Marine bacterial exopolysaccharide EPS11 inhibits migration and invasion of liver cancer cells by directly targeting collagen I的研究论文

2021-09-01

免疫抑制人群可能成为SARS-CoV-2的“健身房”,“成就”更强变异毒株

  尽管疫苗接种以及其他各类防控措施正在全球开展,但这股源自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肺炎(COVID-19)疫情却尚未有停歇的迹象,人类与SARS-CoV-2长期甚至永久性共存似乎正在变为现实。与SARS-CoV-2斗争的一个难点在于,病毒正在不断进化以更好地侵入人体,这导致疫苗的效力在某种程度上被削弱。因此,如

2021-08-09

JCI:恩替诺特可显著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对膀胱癌的抗肿瘤反应

2021年8月23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针对小鼠的新研究中,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一种称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免疫疗法中加入实验性药物恩替诺特(entinostat),可以大大促进癌症缓解。这种方法显示出如此的前景,以至于它已经在一项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中对晚期膀胱癌患者进行测试。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8月16日在线发表

2021-08-23